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激励性管制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0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4-20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4-18页 |
·论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23-25页 |
·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25-28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9-30页 |
第2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 | 第30-57页 |
·自然垄断理论 | 第30-36页 |
·自然垄断的古典与现代内涵 | 第30-34页 |
·基于网络经济的当代自然垄断观点 | 第34-36页 |
·政府管制理论 | 第36-42页 |
·政府管制的内涵及目标 | 第36-39页 |
·公共利益与利益集团理论 | 第39-42页 |
·可竞争市场理论 | 第42-46页 |
·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 | 第42-43页 |
·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实践应用 | 第43-46页 |
·价格管制理论 | 第46-53页 |
·价格管制的目标 | 第46-48页 |
·价格管制的方式与模型 | 第48-53页 |
·DEA理论 | 第53-56页 |
·DEA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DEA的基本模型及评价方法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3章 自然垄断行业的再界定及激励性管制 | 第57-87页 |
·网络和网络经济 | 第57-62页 |
·网络的概念及特性 | 第57-59页 |
·自然垄断基于网络经济的规模经济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网络的系统结构属性与自然垄断的成因 | 第62-69页 |
·系统结构属性网络的资源稀缺性分析 | 第62-66页 |
·系统结构属性网络的资产高沉淀成本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网络的系统结构属性导致了自然垄断 | 第68-69页 |
·自然垄断行业的再界定 | 第69-76页 |
·自然垄断行业边界的动态研究 | 第69-72页 |
·基于网络的系统结构属性再界定自然垄断行业 | 第72-74页 |
·再界定自然垄断行业的意义 | 第74-76页 |
·激励性管制的研究框架 | 第76-86页 |
·激励性管制的内涵及目的 | 第76-78页 |
·激励性管制的核心机制 | 第78-84页 |
·激励性管制研究的逻辑思路 | 第84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4章 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机制研究 | 第87-103页 |
·价格上限管制的信息与质量问题 | 第87-90页 |
·价格上限管制的信息获取问题 | 第87-88页 |
·价格上限管制的产品质量问题 | 第88-90页 |
·信息获取的激励机制设计 | 第90-97页 |
·信息获取的利润共享机制 | 第90-91页 |
·信息获取的收入共享机制 | 第91-92页 |
·收入共享机制模型的构建 | 第92-93页 |
·收入共享机制模型的激励机制分析 | 第93-97页 |
·质量改善激励机制的设计 | 第97-102页 |
·质量调整参数的确定 | 第97-99页 |
·将投资作为管制参数引入价格上限管制 | 第99-100页 |
·以投资为管制参数的价格管制模型 | 第100-10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5章 激励性的进入管制研究 | 第103-118页 |
·自然垄断行业的进入管制 | 第103-109页 |
·自然垄断行业进入管制的目的 | 第103-105页 |
·自然垄断行业的非对称进入管制 | 第105-107页 |
·非对称进入管制的实践 | 第107-109页 |
·市场渗透性进入的激励机制研究 | 第109-117页 |
·市场渗透性进入的内涵 | 第109-113页 |
·市场渗透性进入模型的构建 | 第113-114页 |
·市场渗透性进入与管制容纳激励 | 第114-1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第6章 电力行业的激励性价格管制应用 | 第118-129页 |
·我国电力行业的价格管制 | 第118-123页 |
·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管制历程 | 第118-119页 |
·电力行业管制改革的必然性 | 第119-121页 |
·电力行业管制的目标与改革方向 | 第121-123页 |
·激励性价格管制的实际应用 | 第123-127页 |
·发电侧价格管制模式 | 第123-124页 |
·输电侧价格管制的设计思路 | 第124-125页 |
·基于DEA和标尺竞争的综合价格管制模型 | 第125-1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7-129页 |
第7章 电信行业的激励性进入管制实证 | 第129-139页 |
·"小灵通"渗透性进入策略的实施背景 | 第129-132页 |
·我国电信行业的管制沿革 | 第129-131页 |
·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与特点 | 第131-132页 |
·"小灵通"渗透性进入的策略分析 | 第132-137页 |
·电信行业既有管制体系存在问题 | 第132-134页 |
·"小灵通"渗透性进入的容纳激励 | 第134-135页 |
·"小灵通"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| 第135-1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7-139页 |
结论 | 第139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5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51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-15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