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导言 | 第9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激励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2-24页 |
·激励理论 | 第12-17页 |
·关于激励的新观点 | 第17-19页 |
·关于激励的实践发展 | 第19-24页 |
·平衡记分卡 | 第19-21页 |
·宽带薪酬制度 | 第21-22页 |
·职业发展规划 | 第22页 |
·柯氏评估模型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激励现状 | 第24-46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的基本概况 | 第24-25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人力资源状况 | 第25-30页 |
·钽铌事业部现有员工分布情况 | 第25-26页 |
·钽铌事业部现有人力资源结构情况 | 第26-30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现行激励措施情况 | 第30-41页 |
·考核制度 | 第30-31页 |
·薪酬制度 | 第31-35页 |
·福利制度 | 第35-38页 |
·晋升制度 | 第38-40页 |
·培训制度 | 第40-41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现行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| 第41-42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| 第42-46页 |
·考核逐渐流于形式 | 第42页 |
·薪酬体系激励作用逐年减弱 | 第42-43页 |
·福利等传统性激励措施效用不再 | 第43页 |
·奖惩措施大都难以见效 | 第43页 |
·员工缺乏成就感与受重视感 | 第43-46页 |
第4章 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6-57页 |
·员工业绩评价系统不健全 | 第46-49页 |
·对于绩效考核认识不到位 | 第46页 |
·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尽合理 | 第46-48页 |
·绩效考核缺乏有效沟通 | 第48-49页 |
·薪酬体系存在缺陷 | 第49-51页 |
·现行薪酬制度存在弊端 | 第49-50页 |
·薪酬激励偏弱 | 第50页 |
·薪酬等级评定不够科学合理 | 第50-51页 |
·薪酬结构中缺少长期激励机制 | 第51页 |
·激励机制不够系统科学 | 第51-53页 |
·重物质轻精神 | 第51-52页 |
·存在平均主义 | 第52页 |
·存在局部缺陷 | 第52-53页 |
·奖惩实施不够到位 | 第53-54页 |
·奖惩实施不果断 | 第53-54页 |
·奖惩力度外紧内松 | 第54页 |
·员工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| 第54页 |
·员工的多种需求未得到充分重视 | 第54-57页 |
·认识上存在误区 | 第54-55页 |
·不注重激励措施的差别化 | 第55页 |
·培训力度不够 | 第55-56页 |
·职业生涯管理薄弱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激励机制改进方案设计 | 第57-79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激励机制改进思路 | 第57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激励机制改进原则 | 第57-60页 |
·绩效优先、兼顾公平的原则 | 第57-58页 |
·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8-59页 |
·组织激励与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9页 |
·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9页 |
·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9-60页 |
·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激励机制改进措施 | 第60-79页 |
·创新物质激励方式与内容 | 第60-66页 |
·丰富精神激励形式与内容 | 第66-77页 |
·讲究激励策略与技巧 | 第77-79页 |
第6章 株硬集团钽铌事业部激励机制运行保障措施 | 第79-82页 |
·各级的理解与支持 | 第79页 |
·各方面制度体系的保障 | 第79-80页 |
·激励的不断调整完善 | 第80-82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