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学论文--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、教育学分支论文--教育经济学论文

家庭背景、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一章 导言第10-18页
 第一节 问题的提出第10-12页
 第二节 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2-13页
  一、理论意义第12-13页
  二、现实意义第13页
 第三节 本文的研究方法、逻辑结构和文章组织第13-16页
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二、逻辑结构第14-15页
  三、文章组织第15-16页
 第四节 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16-18页
第二章 文献综述第18-34页
 第一节 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第18-23页
  一、收入不平等第18-21页
  二、社会分层第21-23页
 第二节 关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第23-27页
  一、教育的回报率研究第23-26页
  二、教育资源分配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第26-27页
 第三节 教育和社会分层第27-28页
 第四节 中国教育模式和社会分层第28-34页
  一、第一阶段第29-31页
  二、第二阶段第31-34页
第三章 研究背景和理论假说:教育模式变革第34-47页
 第一节 前言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中国教育政策变迁第35-41页
  一、1949-1978:大众化教育模式第35-36页
  二、1978-至今:精英化和产业化教育模式第36-41页
 第三节 精英教育模式与教育资源分配第41-45页
  一、家庭职业背景与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第42-43页
  二、家庭文化背景与受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第43-44页
  三、家庭经济能力与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第44-45页
 第四节 理论假说第45-47页
第四章 家庭背景与教育资源分配:微观证据第47-58页
 第一节 教育资源配置的代际传递及其机制第47-49页
 第二节 各时期教育制度变迁与家庭背景的影响模式第49-51页
  一、计划经济和"文革"时期(1949—1976)第50页
  二、改革初期(1977—1991)第50-51页
  三、改革深化时期(1992-2005)第51页
 第三节 数据、变量和模型第51-53页
 第四节 实证结果第53-57页
  一、单变量的的实证结果第53-55页
  二、家庭背景的综合因素:交叉项的结果第55-57页
 第五节 结论第57-58页
第五章 利益集团与教育资源配置——以垄断国企为例第58-67页
 第一节 理论模型第59-62页
  一、经济环境第60-61页
  二、模型的分析第61-62页
 第二节 垄断国企与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实证研究第62-67页
  一、引言第62页
  二、研究背景和研究策略第62-64页
  三、数据和实证结果第64-67页
第六章 垄断国企、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第67-78页
 第一节 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第67-72页
  一、理论假设第67页
  二、数据和变量第67-69页
  三、实证结果第69-72页
 第二节 垄断国企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第72-78页
  一、理论假设第72-73页
  二、数据和变量第73-74页
  三、实证结果第74-78页
第七章 结论和政策建议第78-86页
 第一节 本文的结论第78-82页
  一、教育模式变迁以及对社会分层影响第78-80页
  二、家庭背景对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第80页
  三、垄断国企因素对教育资源配置影响第80-81页
  四、垄断国企因素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第81-82页
 第二节 政策建议第82-86页
  一、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平等第83-84页
  二、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平等第84-86页
附录第86-93页
 一、第四章第一节模型回归结果第86-91页
 二、第五章第一节模型推导第91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控制与自治:美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
下一篇: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