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
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5-24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5-17页 |
一、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二、本文的目标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边界 | 第17-18页 |
一、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二、本文的研究边界 | 第18页 |
第三节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| 第18-22页 |
一、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二、本文的章节安排 | 第20-22页 |
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| 第22-23页 |
一、本文可能的创新 | 第22-23页 |
二、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 | 第23页 |
注释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4-48页 |
第一节 人口经济学理论研究 | 第24-31页 |
一、经济学中的人口学思想 | 第24-25页 |
二、宏观经济模型中的人口学因素 | 第25-27页 |
三、强化人口结构因素的宏观经济模型 | 第27-31页 |
四、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 | 第31页 |
第二节 人口经济学实证和模拟研究 | 第31-37页 |
一、人口结构因素与消费-储蓄关系 | 第32-33页 |
二、人口年龄结构与社会经济政策 | 第33页 |
三、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 | 第33-34页 |
四、人口年龄结构与外部均衡 | 第34-35页 |
五、理论和模拟一体化研究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汇率相关的小切口研究 | 第37-45页 |
一、人口年龄结构对汇率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二、汇率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 | 第39-45页 |
第四节 现有研究的总结和评述 | 第45-47页 |
一、人口经济学宏观模型归纳 | 第45-46页 |
二、汇率杠杆效应的基本结论 | 第46-47页 |
三、现有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| 第47页 |
注释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事实考察 | 第48-77页 |
第一节 人口结构和经济表现:国际经验 | 第48-55页 |
一、全球人口增长和人口转型 | 第48-49页 |
二、全球人口年龄结构概况 | 第49-51页 |
三、人口年龄结构和主要经济变量 | 第51-54页 |
四、"人口红利"的产生和消失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人口结构和经济表现:中国经验 | 第55-63页 |
一、中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转型 | 第55-56页 |
二、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| 第56-58页 |
三、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 | 第58-61页 |
四、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家庭储蓄率 | 第61-62页 |
五、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 | 第62-63页 |
六、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国际收支 | 第63页 |
第三节 老龄化的跨国比较:日本的启示 | 第63-69页 |
一、老龄化与日本的劳动、储蓄和投资 | 第63-65页 |
二、老龄化与日本的"投资立国"战略 | 第65-66页 |
三、老龄化与日本的财政、货币和汇率政策 | 第66-68页 |
四、日本与中国的对比和启示 | 第68-69页 |
第四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| 第69-74页 |
一、中国经济发展的实体特征 | 第69-72页 |
二、中国经济发展的金融特征 | 第72-73页 |
三、中国典型事实对理论建模的启示 | 第73-74页 |
注释 | 第74-77页 |
第四章 包含人口学因素的汇率杠杆模型 | 第77-105页 |
第一节 模型变量和参考对象 | 第77-79页 |
一、纳入模型的因素 | 第77-78页 |
二、省略或从简的因素 | 第78页 |
三、模型的参考对象 | 第78-79页 |
四、模型的假设 | 第79页 |
第二节 包含人口学因素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| 第79-94页 |
一、模型运行机制 | 第80-82页 |
二、人口学因素 | 第82页 |
三、生产、分配和投资 | 第82-87页 |
四、消费和储蓄 | 第87-91页 |
五、国外资产形成和国民总收入 | 第91-92页 |
六、模型的总结和使用方法 | 第92-94页 |
第三节 包含人口学因素的汇率杠杆模型 | 第94-103页 |
一、汇率作用机制 | 第94-95页 |
二、价格和利率决定 | 第95-99页 |
三、生产、分配和投资 | 第99-100页 |
四、消费、储蓄和资产形成 | 第100-101页 |
五、模型的总结和使用方法 | 第101-103页 |
注释 | 第103-105页 |
第五章 模型参数和初值估计 | 第105-135页 |
第一节 人口参数和资本初值估计 | 第105-114页 |
一、人口参数修正 | 第105-107页 |
二、等效劳动要素参数估计 | 第107-111页 |
三、养老金率估计 | 第111-112页 |
四、资本存量估计 | 第112-114页 |
第二节 企业方面参数估计 | 第114-121页 |
一、要素产出弹性的估计 | 第114-117页 |
二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| 第117-119页 |
三、资产收益率的估计 | 第119-120页 |
四、产出弹性的印证和权衡 | 第120-121页 |
第三节 居民方面参数估计 | 第121-127页 |
一、本国和进口商品消费偏好 | 第121-123页 |
二、消费跨期替代弹性和初始资产分布 | 第123-127页 |
第四节 汇率价格传递效果估计 | 第127-133页 |
一、传递效果估计的基本框架 | 第128-130页 |
二、数据来源、处理和检验 | 第130-131页 |
三、VAR模型的结构选择 | 第131-132页 |
四、脉冲响应分析和价格传递比率 | 第132-133页 |
注释 | 第133-135页 |
第六章 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 | 第135-163页 |
第一节 老龄化进程中的经济预测方案 | 第135-138页 |
一、预测对象和时段 | 第135-136页 |
二、参数总结和预测分支 | 第136-138页 |
第二节 老龄化进程中的经济总量 | 第138-147页 |
一、等效劳动要素变动 | 第138-140页 |
二、国民总收入的基准预测 | 第140-144页 |
三、国民总收入的分支预测 | 第144-147页 |
第三节 老龄化进程中的收入和支出结构 | 第147-155页 |
一、收入结构预测 | 第147-148页 |
二、支出结构的基准预测 | 第148-151页 |
三、支出结构的分支预测 | 第151-155页 |
第四节 老龄化进程中的外部平衡 | 第155-159页 |
一、国外资产(负债)积累基准预测 | 第155-157页 |
二、偿债能力基准预测 | 第157-158页 |
三、外部平衡的分支预测 | 第158-159页 |
第五节 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问题 | 第159-162页 |
一、老龄化进程中的其他经济现象 | 第159-161页 |
二、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问题总结 | 第161-162页 |
注释 | 第162-163页 |
第七章 老龄化进程中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| 第163-191页 |
第一节 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分析:中间目标 | 第163-167页 |
一、汇率变动对相对价格的影响 | 第164-165页 |
二、汇率变动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| 第165-167页 |
第二节 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分析:最终目标 | 第167-174页 |
一、汇率变动对国民总收入的影响 | 第167-170页 |
二、汇率变动对收入和支出结构的影响 | 第170-172页 |
三、汇率变动对外部平衡的影响 | 第172-173页 |
四、汇率政策有效性总结 | 第173-174页 |
第三节 单向汇率政策的评估 | 第174-178页 |
一、汇率政策的评估标准 | 第174-175页 |
二、单向汇率政策下的居民福利 | 第175-177页 |
三、单向汇率政策总评 | 第177-178页 |
第四节 汇率政策的优化 | 第178-186页 |
一、最优汇率政策求解策略 | 第178-179页 |
二、一般优化汇率方案及其分析 | 第179-183页 |
三、特定群体的优化方案及其分析 | 第183-186页 |
第五节 中长期汇率政策建议 | 第186-190页 |
一、单纯优化方案的不足和改进 | 第186-187页 |
二、汇率政策调节的时机和得失 | 第187-189页 |
三、中长期汇率政策建议 | 第189-190页 |
注释 | 第190-191页 |
全文总结 | 第191-1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4-204页 |
后记 | 第204-2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