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茶叶包装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1 国内茶叶包装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外茶叶包装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组织框架 | 第15-18页 |
2 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设计的现状 | 第18-27页 |
2.1 安溪铁观音茶的起源和发展 | 第18-23页 |
2.1.1 安溪铁观音茶的起源 | 第18-19页 |
2.1.2 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| 第19-20页 |
2.1.3 安溪铁观音茶的包装形式 | 第20-23页 |
2.2 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7页 |
2.2.1 品牌意识薄弱 | 第24页 |
2.2.2 包装效果与茶叶属性分离 | 第24-25页 |
2.2.3 过度包装 | 第25-27页 |
3 消费心理引领下的茶叶包装设计 | 第27-34页 |
3.1 消费者群体心理特征 | 第27-29页 |
3.1.1 个性消费心理分析 | 第27页 |
3.1.2 不同消费者群体心理特征 | 第27-29页 |
3.2 消费需求和购买动机 | 第29-31页 |
3.2.1 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 | 第29-30页 |
3.2.2 消费者对实体店购买和网络渠道购买心理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3 消费口碑对茶叶购买的影响 | 第31页 |
3.3 消费者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心理需求 | 第31-33页 |
3.3.1 注重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 | 第31-32页 |
3.3.2 注重茶叶包装设计的精神层次 | 第32-33页 |
3.3.3 注重茶叶包装设计的流行趋势 | 第33页 |
3.4 本课题研究的用户定位 | 第33-34页 |
4 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的设计策略 | 第34-44页 |
4.1 基于品牌推广的设计思考 | 第34-35页 |
4.1.1 品牌与品牌的重要性认知 | 第34页 |
4.1.2 安溪铁观音茶包装设计的品牌化策略 | 第34-35页 |
4.2 基于包装元素的启示 | 第35-40页 |
4.2.1 文字的亲和力表达 | 第35-36页 |
4.2.2 图形的多样性设计 | 第36-37页 |
4.2.3 色彩的情感性研究 | 第37-40页 |
4.3 基于消费需求的设计策略 | 第40-44页 |
4.3.1 茶的消费形态 | 第40-41页 |
4.3.2 “同一化”策略 | 第41-42页 |
4.3.3 绿色环保设计策略 | 第42-44页 |
5 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设计实践 | 第44-62页 |
5.1 凤山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设计定位 | 第44页 |
5.1.1 凤山安溪铁观音茶叶品牌定位 | 第44页 |
5.1.2 凤山安溪铁观音消费人群定位 | 第44页 |
5.2 凤山牌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设计方案 | 第44-48页 |
5.2.1 标志设计 | 第45-46页 |
5.2.2 图形设计 | 第46页 |
5.2.3 色彩选择 | 第46-47页 |
5.2.4 材料选择 | 第47-48页 |
5.3 凤山牌安溪铁观音茶叶包装展示 | 第48-62页 |
6 结语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附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