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1页 |
| 1.1 研究现状及意义 | 第9页 |
| 1.1.1 施尼特凯《第一弦乐四重奏》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9页 |
| 1.1.2 论文写作的实际意义与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| 1.2 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、重要观点及创新程度 | 第9-11页 |
| 1.2.1 主要思路 | 第9-10页 |
| 1.2.2 重要观点及创新程度 | 第10-11页 |
| 2 音乐本体的分析 | 第11-16页 |
| 2.1 序列材料的分析 | 第11-12页 |
| 2.2 自由十二音 | 第12-13页 |
| 2.3 个性化的十二音 | 第13-14页 |
| 2.4 作品曲式结构分析 | 第14-16页 |
| 3 现代对位技术分析 | 第16-28页 |
| 3.1 线性对位 | 第16-20页 |
| 3.1.1 三音组与四音组线性截断对位 | 第17-19页 |
| 3.1.2 原序列模仿对位 | 第19-20页 |
| 3.1.3 固定节奏式线性对位 | 第20页 |
| 3.2 节奏与节拍对位 | 第20-23页 |
| 3.2.1 多节拍的横向对位 | 第20-22页 |
| 3.2.2 “回文”节奏 | 第22-23页 |
| 3.3 微复调与单声复调 | 第23-25页 |
| 3.3.1 微复调 | 第23-24页 |
| 3.3.2 单声复调 | 第24-25页 |
| 3.4 结构对位 | 第25-28页 |
| 3.4.1 层结构对位 | 第25-26页 |
| 3.4.2 体结构对位 | 第26-28页 |
| 结语 | 第28-2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9-30页 |
| 致谢 | 第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