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教育阶段过度学习的现状与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23页 |
(一) 研究缘起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选题缘起 | 第11-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 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3-21页 |
1.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2.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文献研究法 | 第21-22页 |
2.文本分析法 | 第22页 |
(四)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22-23页 |
1.创新之处 | 第22页 |
2.不足之处 | 第22-23页 |
二、过度学习的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| 第23-26页 |
(一) 过度学习的核心概念释义 | 第23-24页 |
1.“学而时习之”的历史溯源 | 第23页 |
2.学习之度的把握 | 第23-24页 |
3.过度学习概念的界定 | 第24页 |
(二) 过度学习的相关概念辨析 | 第24-26页 |
1.“过度学习”与“过度教育” | 第24-25页 |
2.“过度学习”与“过度教导” | 第25-26页 |
三、过度学习的现象剖析及表征归纳 | 第26-37页 |
(一) 过度学习的现象剖析 | 第26-32页 |
1.现象聚焦一:学前阶段的过度培训 | 第26-27页 |
2.现象聚焦二:中小学阶段的过重课业负担 | 第27-30页 |
3.现象聚焦三:高三与后高三阶段的备考与复读 | 第30-32页 |
(二) 过度学习的表征归纳 | 第32-37页 |
1.时间维度上超前、超速学习 | 第32-34页 |
2.内容维度上过量、过难和重复学习 | 第34-37页 |
四、过度学习的消极影响及成因追问 | 第37-48页 |
(一) 过度学习的消极影响 | 第37-41页 |
1.沉重的负担: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| 第37-38页 |
2.禁锢的思维:抑制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 | 第38-39页 |
3.片面的智育:搁置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 | 第39-40页 |
4.脱节的个体: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| 第40-41页 |
(二) 过度学习的成因追问 | 第41-48页 |
1.文化价值观念的浸染 | 第41-43页 |
2.现行教育体制的宰制 | 第43-44页 |
3.部分教师专业素质的缺失 | 第44-45页 |
4.家长“望子成龙”心态的规约 | 第45-48页 |
五、过度学习问题的消解 | 第48-57页 |
(一) 过度学习问题消解的必要性 | 第48-49页 |
1.消解过度学习问题是实现教育本质追求的需要 | 第48页 |
2.消解过度学习问题是尊重学生生命主体的吁求 | 第48-49页 |
(二) 过度学习问题的消解路径 | 第49-57页 |
1.意识的觉醒:观念层面改善过度学习问题 | 第49-51页 |
2.体制的保障:政策与制度层面改善过度学习问题 | 第51-54页 |
3.主体的依托:教育者层面改善过度学习问题 | 第54-55页 |
4.家庭的支持:教育相关者层面改善过度学习问题 | 第55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