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效率和灵活性视角的企业弹性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引言 | 第7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8页 |
1.2.2 实际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9-10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9-10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0-13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0页 |
2.1 组织弹性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3-14页 |
2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2.2.1 组织弹性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2.2 组织弹性的测度 | 第15-17页 |
2.2.3 组织弹性的实证研究和应用 | 第17-18页 |
2.3 文献述评 | 第18-20页 |
3 理论与假设 | 第20-25页 |
3.1 弹性的基本特征 | 第20-23页 |
3.1.1 稳定性与效率 | 第20-21页 |
3.1.2 适应性与灵活性 | 第21-23页 |
3.2 效率-灵活性均衡 | 第23-25页 |
4 基于判别分析的代理变量选择 | 第25-37页 |
4.1 判别分析方法 | 第25-28页 |
4.2 关键指标和样本公司的选取 | 第28-34页 |
4.2.1 财务指标的选取 | 第28-32页 |
4.2.2 样本选择与处理 | 第32-34页 |
4.3 逐步判别分析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| 第34-37页 |
4.3.1 逐步判别法筛选指标结果 | 第34页 |
4.3.2 逐步判别分析模型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4.3.3 模型判别效果验证 | 第35-37页 |
5 企业弹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37-47页 |
5.1 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5.1.1 逼近理想点法 | 第37-38页 |
5.1.2 权重确定 | 第38-39页 |
5.2 增益型线性加权评价模型的构造和分析 | 第39-44页 |
5.2.1 增益型线性加权综合法 | 第39-40页 |
5.2.2 增益型线性加权评价模型的构造 | 第40-41页 |
5.2.3 上市公司企业弹性综合评价 | 第41-44页 |
5.3 稳健性检验 | 第44-47页 |
6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7页 |
6.2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7页 |
后记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