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1.2.2 实际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.1 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业绩 | 第10页 |
1.3.2 私募股权投资与高管薪酬 | 第10-11页 |
1.3.3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 | 第11-12页 |
1.3.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2页 |
1.4 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4.1 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.2 框架结构 | 第13页 |
1.5 本文创新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| 第14-22页 |
2.1 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9页 |
2.1.1 私募股权基金 | 第14-15页 |
2.1.2 中小板 | 第15-17页 |
2.1.3 高管薪酬 | 第17-18页 |
2.1.4 公司业绩 | 第18页 |
2.1.5 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| 第18-19页 |
2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2.2.1 金融中介理论 | 第19页 |
2.2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管理激励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4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及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薪酬现状分析 | 第22-30页 |
3.1 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现状 | 第22-27页 |
3.1.1 募资方面 | 第22-23页 |
3.1.2 投资方面 | 第23-25页 |
3.1.3 退出方面 | 第25-27页 |
3.1.4 PE支持企业的IPO分布方面 | 第27页 |
3.2 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现状 | 第27-28页 |
3.3 中小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| 第30-35页 |
4.1 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板公司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4.1.1 提供资金支持 | 第30页 |
4.1.2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| 第30-31页 |
4.1.3 激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| 第31-32页 |
4.1.4 挖掘与培养优秀人才 | 第32页 |
4.1.5 提升公司的市场表现 | 第32页 |
4.2 研究假设 | 第32-35页 |
4.2.1 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假设 | 第32-33页 |
4.2.2 私募股权投资不同背景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假设 | 第33-34页 |
4.2.3 私募股权投资联合投资数量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假设 | 第34页 |
4.2.4 私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假设 | 第34-35页 |
第五章 基于中小板的实证分析 | 第35-52页 |
5.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| 第35-36页 |
5.1.1 研究样本 | 第35页 |
5.1.2 数据来源 | 第35-36页 |
5.2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 | 第36-39页 |
5.2.1 变量选择 | 第36-38页 |
5.2.2 模型设计 | 第38-39页 |
5.2.3 研究方法 | 第39页 |
5.3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1页 |
5.3.1 描述性分析 | 第39-43页 |
5.3.2 多变量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3-48页 |
5.3.3 稳健性检验 | 第48-5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、对策建议和研究不足 | 第52-5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6.2 对策建议 | 第53-55页 |
6.2.1 政府角度 | 第53页 |
6.2.2 私募股权基金角度 | 第53-55页 |
6.2.3 中小企业角度 | 第55页 |
6.3 研究不足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