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8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4 研究综述 | 第8-12页 |
1.4.1 情感教育的内涵 | 第8-9页 |
1.4.2 国外情感教育研究综述 | 第9页 |
1.4.3 国内情感教育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1.4.4 古诗词情感教育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5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2页 |
1.5.2 问卷调查法 | 第12-13页 |
1.5.3 课堂观察法 | 第13-14页 |
1.5.4 访谈法 | 第14-15页 |
2 农村高中古诗词情感教育现状调查与成因探究 | 第15-27页 |
2.1 农村高中古诗词情感教育现状的调查统计 | 第15-20页 |
2.1.1 学生在古诗词认知层面的统计 | 第15-16页 |
2.1.2 学生在古诗词兴趣层面的统计 | 第16-18页 |
2.1.3 学生在古诗词情感体验层面的统计 | 第18-20页 |
2.2 调查结果的成因探究 | 第20-27页 |
2.2.1 地域环境的闭塞制约了古诗词情感教育的开展 | 第20-21页 |
2.2.2 “唯分数论”禁锢了古诗词情感教育的实施 | 第21页 |
2.2.3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方法限制了古诗词情感教育的推进 | 第21-23页 |
2.2.4 学生的心理与认知阻碍了古诗词情感教育的实践 | 第23-27页 |
3 农村高中古诗词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策略 | 第27-41页 |
3.1 农村高中古诗词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| 第27-33页 |
3.1.1 扬善——道德情感的培养 | 第27-29页 |
3.1.2 求真——理智情感的培养 | 第29-31页 |
3.1.3 尚美——审美情感的培养 | 第31-33页 |
3.2 农村高中古诗词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 | 第33-41页 |
3.2.1 根据农村高中生的实际水平——范听结合,重视吟诵 | 第33-34页 |
3.2.2 根据农村高中生的学习能力——创设情境,缘景明情 | 第34-36页 |
3.2.3 根据农村高中具体教学实践——境象结合,感悟诗情 | 第36-37页 |
3.2.4 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条件——联系生活,体味诗情 | 第37-41页 |
4 农村高中古诗词情感教育的实施要求 | 第41-45页 |
4.1 对农村教师的要求 | 第41-43页 |
4.1.1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,学习情感教育理论 | 第41页 |
4.1.2 点燃教学激情,激发教学情感 | 第41-42页 |
4.1.3 重视教学语言的锤炼 | 第42页 |
4.1.4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| 第42-43页 |
4.2 对农村高中生的要求 | 第43页 |
4.2.1 观察生活,体味生活 | 第43页 |
4.2.2 敢于表达真情实感 | 第43页 |
4.3 对外部环境的要求 | 第43-45页 |
5 结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A | 第49-51页 |
附录B | 第51-53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