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

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路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20-21页
2 理论基础第21-26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解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两型社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企业环境友好行为第21-22页
    2.2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友好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环境规制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生态经济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清洁生产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第24-26页
3 两型社会建设与发达国家环境友好行为比较与借鉴第26-36页
    3.1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实践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政策鼓励方面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非政府环保组织方面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绿色消费方面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环境资源交易机制方面第28-29页
    3.2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经验过程借鉴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环境忽略阶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环境被动阶段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环境适应阶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环境友好阶段第31-32页
    3.3 中外经验比较及国内引导困境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中外企业环境友好引导实践对照比较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友好行为的引导困境第34-36页
4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路径分析与设计第36-46页
    4.1 外部环境驱动因素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法制约束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政策鼓励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市场导向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社会监督第39-41页
    4.2 内部环境驱动因素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企业的环境伦理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企业管理层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企业员工的环保认知水平与能力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企业的个体特征第42-43页
    4.3 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路径设计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路径设计原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路径设计框架第44-46页
5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路径的验证第46-57页
    5.1 调查对象的选取第46-47页
    5.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第47页
    5.3 变量选取与测度第47-49页
    5.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Heckman选择模型设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变量描述统计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估计结果分析第52-57页
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-63页
    6.1 基本结论第57-58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完善环保立法、严格执法,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强化对环境企业型企业的支持鼓励,激发企业内在积极性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完善市场激励规制,倡导社会公众绿色消费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,扶持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重塑企业环境伦理文化,引导企业走向环境友好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组织道德气氛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AX公司员工绩效管理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