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1 导论 | 第10-17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| ·必要性分析 | 第10-11页 |
| ·可行性分析 | 第11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7页 |
| ·特奥融合运动和特奥融合活动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社会适应能力 | 第13-15页 |
| ·智障儿童的概念 | 第15-17页 |
| 2 研究综述 | 第17-23页 |
| ·融合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| 第17-18页 |
| ·融合运动规则要求 | 第18页 |
| ·特奥融合运动的益处 | 第18-19页 |
| ·我国特奥融合运动的理论研究状况 | 第19-23页 |
|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23-29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| ·被试的选择 | 第23页 |
| ·被试的基本情况 | 第2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文献资料法 | 第24页 |
| ·实验法 | 第24页 |
| ·问卷调查法 | 第24页 |
| ·访谈法 | 第24页 |
| ·观察法 | 第24页 |
| ·逻辑法 | 第24页 |
| ·数理统计法 | 第24页 |
| ·测量工具和实验变量 | 第24-26页 |
| ·测量工具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变量 | 第26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| ·研究过程 | 第26-29页 |
| ·研究流程 | 第26-27页 |
| ·研究步骤 | 第27-29页 |
| 4 实验结果 | 第29-33页 |
| ·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评定结果 | 第29-30页 |
| ·融合运动干预前后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水平前后比较 | 第29页 |
| ·独立功能因子的前后比较 | 第29-30页 |
| ·认知功能因子的前后比较 | 第30页 |
| ·社会/自制因子的前后对比及分析 | 第30页 |
| ·家长的评价 | 第30-33页 |
| ·教师的评价 | 第31页 |
| ·家长的评价 | 第31-33页 |
| 5 分析与讨论 | 第33-42页 |
| ·社会适应行为结果分析 | 第33-37页 |
| ·特奥融合运动干预提高了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能力,但是对感觉运动和生活自理两个能力不起作用 | 第33-34页 |
| ·特奥融合运动干预增强了智障儿童的语言和时空定向能力,提高了其认知能力 | 第34-35页 |
| ·融合运动干预增强了智障儿童的个人取向观和社会责任感,使其自制能力得到提高 | 第35-36页 |
| ·融合运动干预促使智障儿童走出原先封闭的生活状态,扩大生活范围,防止和消除消极情绪,增加积极情绪 | 第36-37页 |
| ·影响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 | 第37-42页 |
| ·生理因素 | 第37-38页 |
| ·心理因素 | 第38-39页 |
| ·家庭因素 | 第39-40页 |
| ·学校因素 | 第40-41页 |
| ·社会因素 | 第41-42页 |
| 6 结论与建议 | 第42-43页 |
| ·结论 | 第42页 |
| ·建议 | 第42-43页 |
| 7 本研究的独特之处 | 第43-44页 |
| 8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附录Ⅰ | 第48-58页 |
| 附录Ⅱ | 第58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