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(一) 社会转型期对人性的思考 | 第8-9页 |
(二) 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引发多元价值观的思考 | 第9页 |
(三)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需要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三、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(一) 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基本理论 | 第16-23页 |
一、价值观 | 第16-18页 |
(一) 价值的定义 | 第16页 |
(二) 价值观的含义 | 第16-17页 |
(三) 价值观的主要类别 | 第17页 |
(四) 价值观的特性 | 第17-18页 |
二、多元价值观及其相关概念讨论 | 第18-20页 |
(一) 多元价值观的含义 | 第18-19页 |
(二) 多元价值观的特征 | 第19页 |
(三) 价值观多元化的利弊分析 | 第19-20页 |
三、多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四、价值观教育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| 第21-22页 |
五、高校师范生价值观教育的涵义及特殊性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高校师范生价值观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3-36页 |
第一节 多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 | 第23-24页 |
一、多元价值观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的裂变 | 第23-24页 |
二、物质化的多元价值观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| 第24页 |
第二节 高校师范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| 第24-36页 |
一、人生价值观方面 | 第25-28页 |
二、职业价值观方面 | 第28-32页 |
三、道德价值观方面 | 第32-34页 |
四、婚恋价值观方面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高校师范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44页 |
第一节 高校师范生价值观教育现状 | 第36-41页 |
一、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| 第36-37页 |
二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| 第37-39页 |
三、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| 第39-40页 |
四、价值观教育中的师生关系 | 第40-41页 |
五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式 | 第41页 |
第二节 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44页 |
一、大众传媒的影响 | 第41页 |
二、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三、校内外不同利益群体价值观的冲突 | 第42-43页 |
四、优良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高校师范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| 第44-57页 |
第一节 价值观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44-45页 |
一、与时俱进原则 | 第44页 |
二、以生为本与突出师范专业特色原则 | 第44-45页 |
三、多元化教育模式原则 | 第45页 |
四、紧密联系生活原则 | 第45页 |
第二节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高校师范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| 第45-57页 |
一、“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”的价值观教育理念 | 第45-46页 |
二、以价值观意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目标 | 第46-47页 |
三、以课堂内外为舞台,以文化为灵魂的价值观教育操作模式 | 第47-55页 |
四、以科学的多元化、人性化评价为价值观教育的评价依据 | 第55页 |
五、科学地引导和尊重学生中存在的多元价值观 | 第55-56页 |
六、以人为本,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| 第56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江西省高校师范生价值观暨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| 第61-64页 |
访谈提纲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导师课题情况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