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美育视野下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| 第10-15页 |
(一)生态美育的研究 | 第10-14页 |
(二)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(三)研究述评 | 第15页 |
三、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五、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| 第16页 |
(一)研究的重点 | 第16页 |
(二)研究的难点 | 第16页 |
(三)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6页 |
六、核心概念的厘定 | 第16-18页 |
(一)生态美育 | 第16-17页 |
(二)生态文本 | 第17页 |
(三)语文教材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依托语文教材实施生态美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| 第18-21页 |
一、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 | 第18-19页 |
(一)全球生态危机的现状 | 第18页 |
(二)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 | 第18-19页 |
二、完善人类精神生态的必然要求 | 第19-20页 |
(一)走出生态困境的现实 | 第19页 |
(二)培养生态意识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三、落实生态美育目标的依托载体 | 第20-21页 |
(一)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媒介 | 第20页 |
(二)语文教材是生态美育的载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生态文本的分析 | 第21-25页 |
一、生态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1-22页 |
(一)生态文本的总量统计 | 第21-22页 |
(二)生态文本的总体分析 | 第22页 |
二、生态文本的划分与解读 | 第22-25页 |
(一)生态文本的时代划分与解读 | 第22-23页 |
(二)生态文本的体裁划分与解读 | 第23-24页 |
(三)生态文本的主题划分与解读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材中生态美育的综合分析 | 第25-30页 |
一、教材结构的安排方面 | 第25-28页 |
(一)单元导语缺乏指导性 | 第25-27页 |
(二)课标设置缺乏明确性 | 第27-28页 |
二、教材内容的处理方面 | 第28-30页 |
(一)内容缺乏时代性 | 第28页 |
(二)主题设置不合理 | 第28-29页 |
(三)缺乏生态美育视角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初中语文教材生态美育建设的优化策略 | 第30-35页 |
一、着眼课标,增加生态美育的要求 | 第30-31页 |
(一)教材编写者树立时代意识 | 第30-31页 |
(二)新课标确立生态美育目标 | 第31页 |
二、立足教材,完善教材的选文内容 | 第31-33页 |
(一)优化生态文本的单元导语 | 第31-32页 |
(二)丰富生态文本的主题内容 | 第32-33页 |
三、拓宽视角,实施生态审美的实践 | 第33-35页 |
(一)提倡教师多元解读文本 | 第33-34页 |
(二)拓展课堂内外生态实践 | 第34-35页 |
结论及展望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3-44页 |
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