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1 引言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2.1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2.2 限制性股票激励的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 论文的基本框架 | 第18-20页 |
2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理论概述 | 第20-27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2页 |
2.1.1 股权激励的概念及种类 | 第20-21页 |
2.1.2 限制性股票的概念及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2 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原理及实施条件 | 第22-23页 |
2.2.1 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2.2 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实施条件 | 第23页 |
2.3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3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2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4页 |
2.3.3 激励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4 契约理论 | 第25-27页 |
3 惠博普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案例介绍 | 第27-35页 |
3.1 惠博普公司基本概况 | 第27-30页 |
3.1.1 惠博普公司简介及行业特征 | 第27-28页 |
3.1.2 惠博普公司的财务状况 | 第28-29页 |
3.1.3 惠博普公司的股本变动情况 | 第29页 |
3.1.4 惠博普公司的经营战略 | 第29-30页 |
3.2 惠博普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主要内容 | 第30-35页 |
3.2.1 限制性股票来源、数量及分配 | 第30-31页 |
3.2.2 计划实施的有效期、锁定期、解锁期及禁售期 | 第31页 |
3.2.3 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和确定授予价格的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2.4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、授予及解锁程序 | 第32页 |
3.2.5 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及解锁条件和回购注销原则 | 第32-35页 |
4 惠博普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动因及方案设计分析 | 第35-43页 |
4.1 惠博普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动因 | 第35-38页 |
4.1.1 健全公司激励机制及加强公司人力资源保障 | 第35-36页 |
4.1.2 确保公司实现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| 第36页 |
4.1.3 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| 第36-37页 |
4.1.4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优配性 | 第37-38页 |
4.2 惠博普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方案设计分析 | 第38-43页 |
4.2.1 激励对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占比高 | 第38-39页 |
4.2.2 股权授予比例适中,为后期预留空间 | 第39-40页 |
4.2.3 股票解锁条件与公司及员工业绩挂钩,以激发员工斗志 | 第40-41页 |
4.2.4 股票解锁比例设置合理 | 第41-42页 |
4.2.5 股票业绩考核指标选取凸显公司业绩 | 第42-43页 |
5 惠博普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效果 | 第43-56页 |
5.1 惠博普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财务效应 | 第43-51页 |
5.1.1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43-45页 |
5.1.2 偿债能力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1.3 营运能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5.1.4 发展能力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2 惠博普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非财务效应 | 第51-56页 |
5.2.1 短期市场绩效分析 | 第51-53页 |
5.2.2 公司治理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2.3 创新能力显著加强 | 第54-55页 |
5.2.4 人才吸引力扭降为升 | 第55-56页 |
6 惠博普案例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56-59页 |
6.1 惠博普案例的研究结论 | 第56-57页 |
6.1.1 惠博普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设计合理 | 第56页 |
6.1.2 惠博普的激励计划效应有待提升 | 第56-57页 |
6.2 惠博普案例的研究启示 | 第57-59页 |
6.2.1 根据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方式 | 第57页 |
6.2.2 选择激励对象时应做到公平公开 | 第57页 |
6.2.3 根据企业的性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确定授予比例 | 第57-58页 |
6.2.4 设定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 | 第58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