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9页
第2章 教学评价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-23页
    2.1 教学评价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评价的概念界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教学评价的概念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第22-23页
第3章 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背景、基本理念与原则第23-28页
    3.1 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背景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以纸笔测试为主要方式,频次较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评价内容和结果较单一,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期终阶段评价形式化、结果片面化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评价改革的核心是要遵循校本特点逐步深入和细化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评价改革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逐渐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第25-26页
    3.3 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原则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目标多元化原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方式多样化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过程可行性原则第27-28页
第4章 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评价内容的改革第28-39页
    4.1 重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评价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课堂学习中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评价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作业中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评价第30-32页
    4.2 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多维度的评价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多维度的评价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在操作活动中对学生多维度的评价第35-37页
    4.3 评价内容改革实践的反思第37-39页
第5章 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第39-46页
    5.1 传统评价方式的优化与信息技术的运用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传统评价方式的优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信息技术的运用第40-41页
    5.2 以分项评价为主与综合评价为辅的纸笔测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以分项评价为主的纸笔测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以综合评价为辅的纸笔测试第42-43页
    5.3 综合活动式的学期阶段性评价改革尝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过程具体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目标全面化第43-44页
    5.4 评价方式改革实践的反思第44-46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6-4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基于标准,三维目标要契合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基于学情,评价过程要用心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基于目标,评价结果对应教学目标第4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附录1 小龙人能量(会学习数学学科)积分卡赋分细则第51-53页
附录2 一年级综合活动方案第53-55页
附录3 二年级综合活动方案第55-57页
附录4 《角与直角》课堂实录第57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京市西城区“高参小”舞蹈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的研究
下一篇: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--以盐城市某小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