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车门行程开关可靠性分析及质量提升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2.1 车门行程开关应用现况 | 第13-14页 |
1.1.2.2 开展车门行程开关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可靠性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2.1 国外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2 国内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3 轨道交通设备可靠性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19-20页 |
1.3.3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贡献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基于故障统计的车门行程开关失效分析 | 第21-37页 |
2.1 车门行程开关简介 | 第21-23页 |
2.1.1 客室门行程开关种类的划分 | 第21页 |
2.1.2 车门行程开关位置及工作原理 | 第21-23页 |
2.2 可靠性指标及故障分布函数 | 第23-27页 |
2.2.1 可靠性常有的特征值 | 第23-24页 |
2.2.2 常用的故障分布函数 | 第24-27页 |
2.3 常用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3.1 串联模型: | 第27页 |
2.3.2 并联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4 故障分布模型的确定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4.1 可靠性模型选择 | 第28-29页 |
2.4.2 拟合优度检验 | 第29页 |
2.4.3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| 第29-30页 |
2.5 车门行程开关可靠性实例分析 | 第30-36页 |
2.5.1 车门行程开关故障统计 | 第30-32页 |
2.5.2 确定故障分布模型 | 第32-34页 |
2.5.3 评价指标的现况 | 第34-36页 |
2.5.4 对比现维修规程存在的不足 | 第3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基于FMECA的车门行程开关可靠性研究 | 第37-48页 |
3.1 FMECA分析方法概述 | 第37页 |
3.2 FMECA的目的及作用 | 第37-38页 |
3.3 FMECA的基本原理 | 第38-41页 |
3.3.1 FMECA的工作程序如下: | 第38-39页 |
3.3.2 FMECA的定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.3 FMECA的定量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4 FMECA分析的步骤 | 第41-42页 |
3.5 车门行程开关可靠性实例分析 | 第42-47页 |
3.5.1 故障的定义 | 第42-43页 |
3.5.2 设定故障影响的严重等级 | 第43-44页 |
3.5.3 车门监控系统的FMECA定量分析 | 第44-4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车门行程开关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 | 第48-71页 |
4.1 质量控制 | 第48-49页 |
4.1.1 质量控制的定义 | 第48页 |
4.1.2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48-49页 |
4.1.3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| 第49页 |
4.2 质量控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| 第49-56页 |
4.2.1 排列图法 | 第49-50页 |
4.2.2 因果图法 | 第50-52页 |
4.2.3 直方图法 | 第52-53页 |
4.2.4 统计过程控制 | 第53-56页 |
4.2.5 Minitab分析软件的介绍 | 第56页 |
4.3 车门行程开关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| 第56-69页 |
4.3.1 车门行程开关S1、S4故障组成概况 | 第57页 |
4.3.2 车门行程开关现检修标准 | 第57-58页 |
4.3.3 车门行程开关主要故障模式后果分析 | 第58页 |
4.3.4 车门行程开关主要故障模式起因分析 | 第58-69页 |
4.4 设定质量控制改善措施 | 第69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加速寿命试验及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| 第71-85页 |
5.1 设备加速寿命试验 | 第71-79页 |
5.1.1 加速寿命试验定义 | 第71页 |
5.1.2 加速寿命试验的分类 | 第71-72页 |
5.1.3 加速寿命试验的加速模型 | 第72-73页 |
5.1.4 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设定 | 第73-78页 |
5.1.5 加速寿命数据处理 | 第78-79页 |
5.2 质量改善措施的效果评估 | 第79-8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6页 |
1 全文总结 | 第85页 |
2 研究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攻读博士/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附件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