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--壮语论文

崇左左州壮语参考语法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崇左市左州镇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地理位置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语言使用情况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参考语法的基本界定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台语参考语法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壮语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壮语语法的研究及水平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概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来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理论参考与语料收集第19-21页
第二章 音系总览第21-26页
    2.1 音节结构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声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韵母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声调第24-26页
第三章 词的构造第26-31页
    3.1 单纯词和合成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纯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合成词第26-27页
    3.2 词缀第27-29页
    3.3 重叠第29-31页
第四章 词类第31-115页
    4.1 名词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普通名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专有名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方位名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时间名词第34-35页
    4.2 代词第3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称代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统称和别称代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反身代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强调代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交互代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不定代形式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疑问代词第48-49页
    4.3 指示词第4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语义特征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句法特征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语用第57-62页
    4.4 分类词第62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分类词的语义系统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分类词的句法功能第64-71页
    4.5 数词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基数词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序数词第71-73页
    4.6 动词第73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动词的语义类别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及物性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存在动词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助动词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5 趋向动词第85-89页
    4.7 形容词第8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形容词及其形态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形容词的句法功能第92-100页
    4.8 副词第100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范围副词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程度副词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8.3 时间副词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8.4 关联副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8.5 否定副词第106-108页
    4.9 介词第108-115页
        4.9.1 动源介词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9.2 名源介词第113-115页
第五章 体标记第115-121页
    5.1 完整体第115-116页
    5.2 完成体第116-117页
    5.3 经历体第117-118页
    5.4 进行体第118页
    5.5 持续体第118-119页
    5.6 反复体第119-120页
    5.7 短时体第120-121页
第六章 简单句第121-145页
    6.1 语序第121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语序类型概览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基本成分语序第121-12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小句的语序第126-127页
    6.2 疑问句第127-13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是非问句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反复问句第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选择问句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特指问句第130-131页
    6.3 被动句第131-133页
    6.4 连动式第133-13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连动式的语义特征第133-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连动式的句法结构类型第137-139页
    6.5 比较句第139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定义及其类型参项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标准比较结构第140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等同比较结构第143-145页
第七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第145-163页
    7.1 复杂句第145-157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补足语从句第145-150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状语从句第150-154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关系从句第154-157页
    7.2 并列复合句第157-16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等立关系第157-15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选择关系第159-16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承接关系第160-16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转折关系第161-163页
第八章 结语第163-167页
    8.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第163-166页
    8.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6-167页
第九章 长篇语料及其转写第167-174页
参考文献第174-178页
致谢第178-18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80页

论文共1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泰国本土汉语初级水平学生汉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
下一篇:对泰汉语饮食文化课程教学设计--以粤菜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