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1页 |
1.2 降低柴油机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 | 第11-13页 |
1.2.1 前处理技术 | 第12页 |
1.2.2 后处理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2.3 机内净化技术 | 第13页 |
1.3 燃烧系统开发优化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手段 | 第13-16页 |
1.3.1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3 国内外燃烧系统开发优化的技术手段 | 第16页 |
1.4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1.4.1 课题的提出 | 第16页 |
1.4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4D83 发动机仿真模型的建立和试验台架的搭建 | 第19-31页 |
2.1 仿真计算的理论基础和模型简介 | 第19-24页 |
2.1.1 三大守恒方程 | 第19-20页 |
2.1.2 湍流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1.3 柴油机燃油喷射模型 | 第21页 |
2.1.4 燃烧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1.5 柴油机排放物生成模型 | 第22-24页 |
2.2 4D83 发动机仿真模型建立 | 第24-27页 |
2.2.1 4D83 发动机参数介绍 | 第24页 |
2.2.2 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24页 |
2.2.3 网格的划分 | 第24-25页 |
2.2.4 计算控制参数的设定 | 第25-26页 |
2.2.5 数学模型的选择 | 第26-27页 |
2.2.6 仿真模型的校正 | 第27页 |
2.3 4D83 发动机试验台架的搭建 | 第27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燃烧室形状优化和喷油器参数匹配研究 | 第31-49页 |
3.1 燃烧室形状优化 | 第31-38页 |
3.1.1 优化案例的设计和说明 | 第31-32页 |
3.1.2 燃烧室形状优化研究过程计算工况的选择 | 第32页 |
3.1.3 不同燃烧室案例下二维结果结果对比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1.4 不同燃烧室案例下三维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2 喷油器喷孔夹角优化的仿真研究 | 第38-42页 |
3.2.1 喷孔夹角优化的案例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2.2 不同喷孔夹角案例下的二维结果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2.3 不同喷孔夹角案例下缸内三维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3 喷油器位置(喷嘴突出高度)对燃烧影响的仿真研究 | 第42-46页 |
3.3.1 不同喷嘴突出高度研究案例的设计 | 第42页 |
3.3.2 不同喷嘴突出高度案例下二维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3.3 不同喷嘴突出高度案例下三维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9页 |
第4章 喷油规律对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规律性研究 | 第49-73页 |
4.1 主喷射时刻对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规律型研究 | 第49-54页 |
4.2 不同喷油策略的对比研究 | 第54-57页 |
4.3 预喷射对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规律性研究 | 第57-65页 |
4.3.1 预喷射时刻对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 | 第57-61页 |
4.3.2 预喷射油量对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规律性研究 | 第61-65页 |
4.4 后喷射参数对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规律性研究 | 第65-71页 |
4.4.1 后喷射时刻对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| 第65-67页 |
4.4.2 后喷射油量对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| 第67-7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5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| 第73-77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73-75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