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

以“讲学稿”为载体的分级教学模式的构建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7-9页
1. 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第9-11页
2. 分级教学模式第11-18页
    2.1 分级教学模式的理论渊薮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体性教育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赏识教育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自主学习第13-15页
    2.2 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第15-16页
    2.3 分级教学模式的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分级教学模式的优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分级教学模式的缺点第17-18页
3. 教学文本第18-21页
    3.1 教学文本及其阐释第18-19页
    3.2 教学文本的类型第19页
    3.3 教学文本价值和意义的期待第19-21页
4. “讲学稿”——“教学文本”与“教学模式”的衔接第21-32页
    4.1 讲学稿的由来第21-22页
    4.2 讲学稿的编制和使用第22-24页
    4.3 “讲学稿”教学模式的现实影响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学校自身的变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社会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“讲学稿”对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“讲学稿”在具体实践中的探索第26-27页
    4.4 “讲学稿”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讲学稿设计中的问题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讲学稿实施中的问题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讲学稿效果评估的问题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讲学稿自我发展问题第30-32页
5. 横泾中学“讲学稿”为载体的“分级教学模式”的初步构建第32-47页
    5.1 横泾中学构建以“讲学稿”为载体分级教学模式的缘由第32-33页
    5.2 横泾中学模式构建的践行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讲学稿的校本界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“讲学稿”的设计原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“讲学稿”的设计模式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“讲学稿”的编制和实施流程第37页
    5.3 “讲学稿”教育教学模式践行效果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教学上的变化——教学过程优化,实现教学合一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教学主体的变化——“辛苦了教师,解放了学生”第37-39页
    5.4 讲学稿教育教学模式践行中的问题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讲学稿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践行中的问题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讲学稿教育教学模式践行中的共性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5.5 “讲学稿”教育教学模式践行中具体应对策略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教师校本培训构建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讲学稿设计模式的探索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讲学稿实施中的应对策略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普通高中艺术类学生差异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--以苏州六中为个案
下一篇:东北金城建设集团发展战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