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两个标准的比较研究--基于文本分析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| 第11-13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页 |
一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实验稿) | 第13页 |
二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修订版) | 第13页 |
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3-21页 |
一、关于实验版课标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二、关于修订版课标的研究 | 第17-21页 |
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21-22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实验版课标到修订版课标的变化 | 第22-44页 |
第一节 “前言”的变化 | 第22-29页 |
一、导语部分 | 第22-25页 |
二、课程性质 | 第25-26页 |
三、课程基本理念 | 第26-28页 |
四、设计思路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“课程目标与内容”的变化 | 第29-36页 |
一、总体目标与内容 | 第29-30页 |
二、学段目标与内容 | 第30-36页 |
第三节 “实施建议”的变化 | 第36-44页 |
一、教材编写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| 第36-37页 |
二、教学建议 | 第37-41页 |
三、评价建议 | 第41-44页 |
第三章 修订版课标局部变化分析 | 第44-53页 |
第一节 重视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 | 第44-47页 |
一、追求叙述的逻辑性 | 第44-45页 |
二、关注表述的准确性 | 第45-46页 |
三、适度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彰显语文之谓语文的品质 | 第47-50页 |
一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| 第47-48页 |
二、注意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| 第48页 |
三、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| 第48-50页 |
第三节 突出对“语文课程实施”的关注 | 第50-53页 |
一、突显语文“课程实施”的时代背景 | 第50-51页 |
二、保持对语文教与学的方式的关注 | 第51-52页 |
三、回应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修订版课标实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| 第53-59页 |
第一节 形成忠实于修订版课标的课程实施导向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形成遵循修订版课标的课程评价体系 | 第54-55页 |
第三节 改变语文课的应试倾向 | 第55-56页 |
第四节 警惕“泛语文”陷阱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1 | 第63-83页 |
附录2 | 第83-106页 |
附录3 | 第106-107页 |
后记 | 第107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