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中国古典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引言第7-9页
一、中国古典美学视野下研究中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第9-15页
 1. 中国古典美学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文化背景第9-10页
 2. 中国古典美学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思维方式第10-13页
     ·观:多维整体的审美观照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味:独立内省的个体经验第12页
     ·悟:心解神领的审美感兴第12-13页
 3. 中国古典美学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言说方式第13-15页
二、中国古典美学视野下的古诗词鉴赏第15-28页
 1. 情与理第15-18页
   ·缘情与言志——披文入情,以心会心第15-17页
   ·理趣与理障——感而兴发,依象而论第17-18页
 2. 言与意第18-21页
     ·言近旨丰——细品词句,纵观意蕴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言外之意——依文而想,绘其留白第20-21页
 3. 意境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意境融彻,境生象外——沉潜涵咏,感会于心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中和之美,自然之美——温和尚真,陶冶性情第24页
 4. 体性第24-28页
     ·文如其人——知人论世,品其风格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务盈守气——整体感受,提高修养第26-28页
三、中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第28-32页
 1. 古诗词教学重理性分析,轻整体感悟第28-29页
 2. 古诗词教学重讲解传授,轻自主体味第29-30页
 3. 古诗词教学中多元解读重形式,轻内涵第30页
 4. 古诗词教学方法单一,程式机械化第30-32页
四、中国古典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第32-46页
 1. 观——整体感知,情融意合第32-35页
   ·诵读以感知入情第32-34页
   ·通感以设景入境第34-35页
 2. 味——虚心切己,熟读精思第35-41页
     ·熟读以品味第36页
     ·精思以细味第36-40页
     ·比较以辨味第40-41页
 3. 悟——溟然联想,豁然开朗第41-44页
   ·涵泳以神领第42-43页
   ·联想以兴发第43-44页
 4. 评——以象譬喻,化感为言第44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后记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实施探究
下一篇: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