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4页 |
1.2.1 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2 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3 研究评述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15页 |
1.4 研究目标、方法、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.3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4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形成机理 | 第18-36页 |
2.1 企业文化理论 | 第18-23页 |
2.1.1 企业文化“四重奏” | 第18-19页 |
2.1.2 Schein组织文化三层次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1.3 Hatch文化动态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1.4 陈春花企业文化修炼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 企业文化 | 第23-29页 |
2.2.1 文化的含义 | 第23页 |
2.2.2 企业文化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2.2.3 企业文化的要素 | 第24-28页 |
2.2.4 企业文化的结构 | 第28-29页 |
2.3 国有企业文化 | 第29-35页 |
2.3.1 国有企业 | 第29-30页 |
2.3.2 国有企业文化 | 第30页 |
2.3.3 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历史 | 第30-32页 |
2.3.4 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机理 | 第32-3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国有企业文化的传承 | 第36-46页 |
3.1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定义 | 第36-37页 |
3.2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原因 | 第37-38页 |
3.3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挑战 | 第38-39页 |
3.4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内容 | 第39-41页 |
3.5 国有企业文化传承案例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国有企业文化的创新 | 第46-96页 |
4.1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界定 | 第46页 |
4.2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因素 | 第46-52页 |
4.2.1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有利条件 | 第46-48页 |
4.2.2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不利因素 | 第48-52页 |
4.3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和原则 | 第52-62页 |
4.3.1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 | 第52-55页 |
4.3.2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原则 | 第55-62页 |
4.4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内容 | 第62-92页 |
4.4.1 品牌形象 | 第62-68页 |
4.4.2 企业家的领导作用 | 第68-76页 |
4.4.3 人本管理 | 第76-86页 |
4.4.4 学习型组织 | 第86-92页 |
4.5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案例分析 | 第92-95页 |
4.5.1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推进企业文化创新的相关具体措施 | 第92-94页 |
4.5.2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之举措所引发的思考 | 第94-9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五章 国有企业文化落地管理 | 第96-101页 |
5.1 文化落地的含义 | 第96-97页 |
5.2 文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97-98页 |
5.3 文化落地的原则 | 第98-99页 |
5.4 文化落地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| 第99-101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101页 |
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01-102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-109页 |
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