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形态的实践探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1 “互联网+”时代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| 第9页 |
1.1.2 智慧教育的起步与快速发展 | 第9-10页 |
1.1.3 中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的目的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1 智慧 | 第17页 |
2.1.2 智慧教育 | 第17-18页 |
2.1.3 教学形态 | 第18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2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混合式学习理论 | 第20-21页 |
3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形态的探究 | 第21-31页 |
3.1 前端分析 | 第21-23页 |
3.1.1 学习需求分析 | 第21页 |
3.1.2 学习内容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1.3 学习者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 教学形态与关键因素分析 | 第23-31页 |
3.2.1 教学形态的构建 | 第23-25页 |
3.2.2 教学形态的五个因素 | 第25-31页 |
4 “雨课堂”+数学教学的实践 | 第31-53页 |
4.1 “雨课堂”概述 | 第31-32页 |
4.2 教学分析 | 第32页 |
4.3 教学过程 | 第32-46页 |
4.3.1 课前预习反馈 | 第32-37页 |
4.3.2 课中交互教学 | 第37-43页 |
4.3.3 课后复习巩固 | 第43-46页 |
4.4 实效分析 | 第46-53页 |
4.4.1 调查问卷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4.2 成绩分析 | 第50-53页 |
5 总结 | 第53-55页 |
5.1 研究总结 | 第53页 |
5.1.1 研究结论 | 第53页 |
5.1.2 研究特色 | 第53页 |
5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5.2.1 研究不足 | 第53-54页 |
5.2.2 研究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