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0-14页 |
(一)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(三)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(1)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(2)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(四)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2.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4-26页 |
(一)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情绪 | 第14页 |
2.学业情绪 | 第14-15页 |
3.物理学业情绪 | 第15页 |
(二)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| 第15-26页 |
1.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5-22页 |
2.国内相关研究 | 第22-26页 |
三、理论基础 | 第26-30页 |
(一)学业情绪的控制——价值理论 | 第26-27页 |
(二)归因理论 | 第27-28页 |
(三)成就动机理论 | 第28-30页 |
四、高中生物理学业情绪的调查 | 第30-35页 |
(一)调查问卷的编制 | 第30-33页 |
1.调查问卷的来源 | 第30页 |
2.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及结构 | 第30-32页 |
3.调查问卷的形式 | 第32页 |
4.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32-33页 |
(二)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(三)施测 | 第34-35页 |
五、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5-64页 |
(一)调查数据的总体统计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
(二)物理学业情绪与物理学业成绩相关性分析及T检验 | 第40-43页 |
(三)物理学业情绪与物理学业成绩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| 第43-44页 |
(四)物理学业情绪的校际差异性T检验 | 第44-49页 |
(五)物理学业情绪的年级差异性T检验 | 第49-56页 |
(六)物理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性T检验 | 第56-61页 |
(七)多因素分析 | 第61-64页 |
六、研究结论 | 第64-66页 |
七、教学建议 | 第66-69页 |
八、研究的不足和反思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