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框架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2.1 研究框架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2-15页 |
1.3.1 股权结构 | 第12-13页 |
1.3.2 控制权 | 第13页 |
1.3.3 实际控制权 | 第13-15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| 第16-25页 |
2.1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2.1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6页 |
2.1.2 不完全契约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1.3 激励相容理论 | 第17页 |
2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7-23页 |
2.2.1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文献综述 | 第17-21页 |
2.2.2 实际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的文献综述 | 第21-23页 |
2.3 文献评述及研究方向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企业发展与治理分析 | 第25-38页 |
3.1 我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概述 | 第25-29页 |
3.1.1 我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介 | 第25-28页 |
3.1.2 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 | 第28-29页 |
3.2 互联网企业的公司治理 | 第29-34页 |
3.2.1 互联网企业的股权结构特征 | 第29页 |
3.2.2 互联网企业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权关系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2.3 互联网企业股权结构下的股东利益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 合伙人制度与互联网企业 | 第34-38页 |
3.3.1 合伙人制度的内涵 | 第34-35页 |
3.3.2 合伙人制度下的互联网企业治理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案例选取及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概述 | 第38-53页 |
4.1 案例企业选取 | 第38-39页 |
4.2 阿里巴巴基本情况概述 | 第39-44页 |
4.2.1 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 | 第39-40页 |
4.2.2 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变更 | 第40-44页 |
4.3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概述 | 第44-53页 |
4.3.1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内容 | 第44-45页 |
4.3.2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构成 | 第45-50页 |
4.3.3 合伙人制度与阿里巴巴公司治理 | 第50-53页 |
第五章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下的公司治理效果 | 第53-68页 |
5.1 公司治理效果衡量指标选取 | 第53-54页 |
5.2 代理成本控制分析 | 第54-57页 |
5.3 盈利和创现能力分析 | 第57-62页 |
5.3.1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3.2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| 第59-62页 |
5.4 风控与成长能力分析 | 第62-68页 |
5.4.1 风险控制能力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4.2 成长能力分析 | 第64-68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| 第68-71页 |
6.1 结论与建议 | 第68-69页 |
6.2 不足与未来研究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