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微电子学、集成电路(IC)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设计论文

一种多模式的锂电池充电芯片的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0-11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1-12页
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充电芯片系统设计原理第12-28页
    2.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和特点第12-13页
    2.2 锂离子电池充电技术第13-16页
    2.3 I~2C总线接口技术介绍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I~2C总线协议简介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I~2C总线工作原理第16-19页
    2.4 传统BUCK电路结构及原理第19-23页
    2.5 锂电池充电芯片系统设计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锂电池充电芯片总体设计指标及特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锂电池充电芯片整体框图第24-26页
    2.6 I~2C部分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充电芯片分模块设计第28-63页
    3.1 基准源的设计第2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准电压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传统基准电压源设计原理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本文设计的电压基准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仿真结果分析第35-41页
    3.2 振荡器的设计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振荡器原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本文设计的振荡器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恒温恒流电路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振荡器电路的仿真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3.3 过热保护电路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路设计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仿真与结果讨论第54-56页
    3.4 欠压锁定模块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欠压锁定电路设计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仿真与结果讨论第60-6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 整体电路仿真分析第63-67页
    4.1 充电过程的仿真第63-64页
    4.2 电流限制的仿真第64-65页
    4.3 电压限制仿真第65-6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五章 全文总结以及展望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集散混合式分层控制的多微网协调控制与能量优化研究
下一篇:电能质量分析仪中同步采样方法及电参数检测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