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(一)韩国民俗礼仪研究资料 | 第9-11页 |
(二)中国民俗礼仪文化研究资料 | 第11页 |
(三)中韩两国文化联系研究资料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12页 |
四、论文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中韩“尊卑礼”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 | 第15-27页 |
一、饮食风俗 | 第15-16页 |
(一)中国饮食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15-16页 |
(二)韩国饮食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16页 |
二、祭祀礼仪 | 第16-19页 |
(一)中国祭祀礼仪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16-17页 |
(二)韩国祭祀礼仪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17-19页 |
三、婚礼民俗 | 第19-22页 |
(一)中国婚礼民俗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19-20页 |
(二)韩国婚礼民俗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20-22页 |
四、社交礼仪 | 第22-24页 |
(一)中国社交礼仪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22-23页 |
(二)韩国社交礼仪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23-24页 |
五、建筑装饰 | 第24-27页 |
(一)中国建筑装饰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24-25页 |
(二)韩国建筑装饰中的“尊卑礼”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中韩两国“尊卑礼”的对比 | 第27-35页 |
一、中韩两国“尊卑礼”之间的相同点 | 第27-28页 |
(一)精神内涵 | 第27页 |
(二)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| 第27-28页 |
(三)带有典型的东方价值观色彩 | 第28页 |
二、中韩两国“尊卑礼”之间的不同点 | 第28-30页 |
(一)表现形式 | 第28-29页 |
(二)历史渊源 | 第29-30页 |
(三)现代文明的冲击程度 | 第30页 |
三、从中韩两国“尊卑礼”对比看两国文化的异同点 | 第30-35页 |
(一)相同之处 | 第30-32页 |
(二)不同之处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在韩国对外汉语教学期间对韩国“尊卑礼”的体会 | 第35-39页 |
一、韩国人在汉语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“尊卑礼” | 第35-36页 |
二、韩国现代年轻人对“尊卑礼”的认识 | 第36-37页 |
三、“尊卑礼”在韩国日常生活中留下的烙印 | 第37页 |
四、“尊卑礼”对韩国现代社会文明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中韩两国“尊卑礼”对比对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启示 | 第39-42页 |
一、处理好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 | 第39-40页 |
(一)对传统礼仪要批判地继承 | 第39-40页 |
(二)处理好传统礼仪的精神本质与具体形式之间的关系 | 第40页 |
二、寻找传统礼仪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