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一)儿童绘本有益于培养完整儿童 | 第10页 |
(二)科学绘本能引发儿童科学内驱力 | 第10页 |
(三)我国儿童科学绘本作品质量和数量亟待提升 | 第10页 |
(四)借鉴优秀绘本文化是发展我国儿童科学绘本的必要途径 | 第10-11页 |
二、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| 第11-13页 |
(一)概念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二)概念辨析 | 第12-13页 |
三、研究设计 | 第13-15页 |
(一)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(二)研究过程 | 第13-15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5-16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6页 |
注释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5页 |
一、儿童绘本的相关研究 | 第17-20页 |
(一)儿童绘本的理论研究 | 第17-18页 |
(二)儿童绘本的实践研究 | 第18-20页 |
二、儿童科学绘本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3页 |
(一)文献检索概况 | 第20-21页 |
(二)相关研究 | 第21-23页 |
三、小结 | 第23-24页 |
(一)已有研究的启示及反思 | 第23-24页 |
(二)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4页 |
注释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中美儿童科学绘本的比较 | 第25-50页 |
一、文化内涵的比较 | 第25-29页 |
(一)科学价值观 | 第25-28页 |
(二)科学文化 | 第28-29页 |
二、编排设计的比较 | 第29-42页 |
(一)版式设计 | 第30-33页 |
(二)图文关系 | 第33-41页 |
(三)装帧与印刷 | 第41-42页 |
三、科学内容的比较 | 第42-45页 |
(一)核心价值 | 第42-43页 |
(二)广度 | 第43-44页 |
(三)科学性 | 第44-45页 |
四、认知与心理规律的比较 | 第45-49页 |
(一)引发兴趣和求知欲 | 第45-46页 |
(二)符合年龄特点 | 第46页 |
(三)主动建构新经验 | 第46-49页 |
注释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| 第50-58页 |
一、研究结果 | 第50-54页 |
(一)中美儿童科学绘本的异同 | 第50-52页 |
(二)中国儿童科学绘本的优点与不足 | 第52-54页 |
二、建议 | 第54-57页 |
(一)探索文化内涵 | 第54页 |
(二)提高编排质量 | 第54-55页 |
(三)精选科学内容 | 第55-56页 |
(四)贴近儿童认知与心理规律 | 第56页 |
(五)独具特色 | 第56-57页 |
三、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57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