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族关姓家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6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5页 |
五、田野考察过程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满族的萨满信仰 | 第16-30页 |
第一节 “萨满”及其生存空间 | 第16-19页 |
一、“萨满”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二、满-通古斯语族民族的生存空间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满族先民的萨满信仰 | 第19-25页 |
一、新石器时代满族先民的渔猎经济及信仰 | 第19-21页 |
二、靺鞨时期的发展及其信仰 | 第21-23页 |
三、辽金女真的发展及其信仰特点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明清以来满族的萨满信仰 | 第25-30页 |
一、明清满族萨满信仰的多元色彩 | 第25-27页 |
二、清朝以后满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萨满信仰 | 第27-30页 |
第二章 依兰岗关姓家族祭祀 | 第30-55页 |
第一节 依兰岗满族村及萨满信仰 | 第30-39页 |
一、依兰岗满族村概况 | 第30-37页 |
二、关姓家族祭祀仪式的准备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关姓家族萨满祭祀仪式实录 | 第39-55页 |
一、第一天“打糕”、“祭星” | 第39-42页 |
二、第二天“堂子祭” | 第42-50页 |
三、第三天“祭天”、“祭柳” | 第50-55页 |
第三章 关姓祭祀仪式与仪式音声 | 第55-73页 |
第一节 关姓萨满家祭仪式程序及音声活动结构 | 第55-63页 |
一、祭祀第一天 | 第55-56页 |
二、祭祀第二天 | 第56-60页 |
三、祭祀第三天 | 第60-63页 |
第二节 仪式中响器的节奏、节拍 | 第63-66页 |
一、常用的节奏、节拍 | 第63-64页 |
二、各节奏在仪式中的运用 | 第64-66页 |
第三节 萨满神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| 第66-73页 |
一、萨满在仪式中诵唱的神歌 | 第67-69页 |
二、萨满在仪式中歌唱的神歌 | 第69-73页 |
第四章 关姓祭祀仪式中的神器 | 第73-87页 |
第一节 仪式中的静器及其形制 | 第73-76页 |
第二节 仪式中的响器及其形制 | 第76-84页 |
第三节 响器的象征意义及演奏方法 | 第84-87页 |
第五章 关姓家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的社会功能 | 第87-93页 |
第一节 宗教功能及象征性 | 第87-89页 |
第二节 审美及娱乐功能 | 第89-90页 |
第三节 强化群体、保存文化 | 第90-93页 |
结语 | 第93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0页 |
后记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