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4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3页 |
1.4.1 能力本位教育 | 第12-13页 |
1.4.2 工学结合的理论 | 第13页 |
1.4.3 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| 第13页 |
1.5 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| 第14-18页 |
2.1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| 第14-16页 |
2.1.1 中等职业教育有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效果 | 第14页 |
2.1.2 中等职业教育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| 第14-15页 |
2.1.3 中等职业教育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| 第15页 |
2.1.4 中等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| 第15-16页 |
2.2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| 第16-18页 |
2.2.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历程回顾 | 第16-17页 |
2.2.2 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工科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18-24页 |
3.1 工科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| 第18-20页 |
3.1.1 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障碍 | 第18页 |
3.1.2 课堂教学的形式不灵活 | 第18-19页 |
3.1.3 在实习中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| 第19-20页 |
3.2 工科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20-24页 |
3.2.1 学生的素质及家庭环境方面 | 第20-21页 |
3.2.2 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存在偏差 | 第21页 |
3.2.3 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| 第21-23页 |
3.2.4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不强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完善工科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| 第24-36页 |
4.1 消除偏见,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| 第24-27页 |
4.1.1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| 第24-26页 |
4.1.2 加强对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 | 第26-27页 |
4.2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| 第27-36页 |
4.2.1 以就业为导向,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| 第27-28页 |
4.2.2 完善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的培养形式 | 第28-30页 |
4.2.3 重视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的建设 | 第30-31页 |
4.2.4 发展弹性的学习制度 | 第31-32页 |
4.2.5 实行以学分为基础的灵活教学 | 第32-34页 |
4.2.6 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