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方言论文

汉语方言辅音唇化现象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第10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第三节 材料来源、研究方法和价值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材料来源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研究价值第13-14页
第一章 声母唇化(一):见晓二组声母的唇化第14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六塘—安化型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六塘型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永州零陵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苍南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安化型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五华—北海型第1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五华型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长沙型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北海型第27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光山-商洛型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光山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歙县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商洛型第33-35页
    第四节 永善-上虞型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永善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石城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上虞型第39-41页
    第五节 乐都-井冈山型第41-44页
    第六节 其他类型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张掖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铜仁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张家界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湘西型第46-4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二章 声母唇化(二):精知章庄及日母端的唇化第49-68页
    第一节 精组声母唇化研究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苍梧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昭平型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平与型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知庄章及日母的唇化第54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张掖—临猗型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长安-古县型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单县型第65-66页
    第三节 端组字唇化第66-68页
第三章 韵尾唇化研究第68-81页
    第一节 全变型第68-70页
    第二节 非全变型第70-8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永安—宜丰型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婺源—会昌型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祁县型第79-8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四章 辅音唇化机制综合分析第81-86页
    第一节 辅音自身因素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发音部位对辅音唇化影响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发音方法对辅音唇化的影响第81-83页
    第二节 韵母元音因素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韵母对声母唇化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韵母对韵尾唇化的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五章 结束语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3页
后记第93-9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清单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黑龙江省小城市地下建筑利用研究
下一篇:严寒地区山区居住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