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3页 |
1.2 鱼翅干制品的概括 | 第13-18页 |
1.2.1 鱼翅干制品的基本情况 | 第13-15页 |
1.2.2 鱼翅干制品的加工 | 第15-16页 |
1.2.3“假鱼翅”的基本情况 | 第16页 |
1.2.4 鱼翅干制品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5 鱼翅干制品真伪鉴别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 国内外食品真实性鉴别检测技术的发展 | 第18-21页 |
1.3.1 基因组学分析技术 | 第18-19页 |
1.3.2 扫描电镜分析技术 | 第19页 |
1.3.3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3.4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 | 第20页 |
1.3.5 色谱质谱分析技术 | 第20-21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1-25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21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4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22页 |
1.4.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、研究方案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鱼翅干制品中鲨鱼成分PCR鉴定方法研究 | 第25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5-32页 |
2.2.1 仪器和材料 | 第25-26页 |
2.2.2 实验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2页 |
2.3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快速无损检测鉴别鱼翅干制品真伪的研究 | 第33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33页 |
3.2 SEM鉴别方法 | 第33-38页 |
3.2.1 仪器和材料 | 第33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8页 |
3.3 ATR-FTIR鉴别方法 | 第38-43页 |
3.3.1 仪器设备 | 第38页 |
3.3.2 样品与制备 | 第38页 |
3.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3页 |
3.4 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基于稳定同位素比值鉴别鱼翅干制品真伪的研究 | 第44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44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5页 |
4.2.1 主要仪器、试剂 | 第44页 |
4.2.2 样品制备 | 第44页 |
4.2.3 测试条件 | 第44-45页 |
4.2.4 标准物质校准 | 第45页 |
4.2.5 稳定碳、氮同位素比值测定方法 | 第45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9页 |
4.3.1 标准物质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4.3.2 鱼翅干制品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3.3 鱼翅干制品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4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鱼翅干制品中氨基酸含量、金属元素和多糖组分的分析研究及主成分分析 | 第50-86页 |
5.1 引言 | 第50-52页 |
5.2 氨基酸分析法 | 第52-61页 |
5.2.1 氨基酸仪测定法 | 第52-54页 |
5.2.2 UPLC-MS/MS检测方法 | 第54-58页 |
5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0页 |
5.2.4 小结 | 第60-61页 |
5.3 金属元素分析 | 第61-65页 |
5.3.1 仪器和试剂 | 第61页 |
5.3.2 仪器工作条件 | 第61页 |
5.3.3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| 第61-62页 |
5.3.4 样品处理 | 第62页 |
5.3.5 结果与讨论 | 第62-65页 |
5.3.6 小结 | 第65页 |
5.4 多糖组分分析方法 | 第65-73页 |
5.4.1 仪器和试剂 | 第65页 |
5.4.2 样品的酶解 | 第65页 |
5.4.3 糖及醛酸衍生物的制备 | 第65-66页 |
5.4.4 HPLC分析方法 | 第66页 |
5.4.5 数据处理和分析 | 第66页 |
5.4.6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2页 |
5.4.7 小结 | 第72-73页 |
5.5 主成分分析 | 第73-84页 |
5.6 鱼翅干制品真伪鉴别的基本策略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8页 |
1. 结论 | 第95-96页 |
2. 论文创新点 | 第96-97页 |
3. 展望 | 第97-9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
附件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