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地铁浅埋隧道爆破振动及空气冲击波传播规律探索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隧道施工工法 | 第11-12页 |
1.2 浅埋隧道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1.3 浅埋暗挖技术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4 大连地铁浅埋隧道爆破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5 爆破安全管理及评价 | 第15-19页 |
1.5.1 爆破振动安全评价 | 第15-16页 |
1.5.2 国外爆破振动安全标准 | 第16-17页 |
1.5.3 国内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标准和判据 | 第17-19页 |
1.5.4 大连地铁爆破振动安全标准和判据 | 第19页 |
1.6 浅埋隧道的空洞效应 | 第19-20页 |
1.7 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| 第20-21页 |
2 浅埋隧道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研究方法 | 第21-34页 |
2.1 爆破测试的意义及方法 | 第21页 |
2.2 分量速度与合速度选择 | 第21-22页 |
2.3 爆破振动衰减公式 | 第22-25页 |
2.4 测试数据的回归分析法 | 第25-26页 |
2.5 爆破振动频谱分析 | 第26-31页 |
2.5.1 傅立叶变换中窗函数的选取 | 第28-29页 |
2.5.2 爆破振动谱密度 | 第29-31页 |
2.6 爆破反应谱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6.1 反应谱的数值计算方法 | 第33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3 不同地质下的浅埋隧道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探索 | 第34-62页 |
3.1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| 第34-37页 |
3.1.1 测振仪的布置及参数设置 | 第35-37页 |
3.1.2 炸药品种的选用 | 第37页 |
3.2 中风化泥灰岩爆破衰减规律探索 | 第37-46页 |
3.2.1 地质概况 | 第37-38页 |
3.2.2 炮孔布置和掏槽形式 | 第38页 |
3.2.3 测点布置图 | 第38-39页 |
3.2.4 爆破振动速度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2.5 爆破振动频谱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2.6 爆破振动功率谱密度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2.7 爆破位移反应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2.8 爆破衰减曲线 | 第44-46页 |
3.3 中风化石灰岩爆破衰减规律探索 | 第46-55页 |
3.3.1 地质概况 | 第46页 |
3.3.2 炮孔布置和掏槽形式 | 第46-47页 |
3.3.3 测点布置图 | 第47-48页 |
3.3.4 爆破振动速度分析 | 第48页 |
3.3.5 爆破振动频谱分析 | 第48-51页 |
3.3.6 爆破振动功率谱密度分析 | 第51页 |
3.3.7 爆破位移反应谱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3.8 爆破衰减曲线 | 第52-53页 |
3.3.9 浅埋隧道空洞效应验证 | 第53-55页 |
3.4 中、强风化白云质灰岩爆破衰减规律探索 | 第55-60页 |
3.4.1 地质概况 | 第55页 |
3.4.2 炮孔布置和掏槽形式 | 第55-56页 |
3.4.3 测点布置图 | 第56-57页 |
3.4.4 爆破振动速度分析 | 第57页 |
3.4.5 爆破振动频谱分析 | 第57-58页 |
3.4.6 爆破振动功率谱密度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4.7 爆破位移反应谱分析 | 第59页 |
3.4.8 爆破衰减规律 | 第59-6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4 浅埋隧道冲击波超压研究方法 | 第62-70页 |
4.1 空气冲击波 | 第62页 |
4.2 爆炸冲击波的危害 | 第62-63页 |
4.3 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 | 第63-64页 |
4.4 理想装药条件的冲击波相似律 | 第64-66页 |
4.5 巷道内冲击波超压的相似律 | 第66-69页 |
4.5.1 国内冲击波相似律 | 第67-68页 |
4.5.2 国外冲击波相似律 | 第68-6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5 浅埋隧道冲击波超压衰减规律探索 | 第70-90页 |
5.1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| 第70-72页 |
5.1.1 仪器参数设置 | 第71页 |
5.1.2 仪器布置 | 第71-72页 |
5.2 楔形掏槽的冲击波超压衰减规律探索 | 第72-81页 |
5.2.1 炮孔布置和掏槽形式 | 第72-73页 |
5.2.2 测点布置图 | 第73-74页 |
5.2.3 冲击波超压时程图 | 第74-76页 |
5.2.4 隧道爆破空气冲击波与振动速度时程对比 | 第76-77页 |
5.2.5 隧道爆破冲击波超压频谱图 | 第77-78页 |
5.2.6 隧道爆破冲击波噪声 | 第78-79页 |
5.2.7 冲击波冲量 | 第79-80页 |
5.2.8 冲击波能量逸出系数 | 第80-81页 |
5.2.9 冲击波超压安全距离 | 第81页 |
5.3 直眼掏槽的冲击波超压衰减规律探索 | 第81-89页 |
5.3.1 炮孔布置和掏槽形式 | 第81-82页 |
5.3.2 测点布置图 | 第82-83页 |
5.3.3 冲击波超压时程图 | 第83-84页 |
5.3.4 隧道爆破空气冲击波与振动速度时程对比 | 第84-86页 |
5.3.5 隧道爆破冲击波超压频谱图 | 第86-87页 |
5.3.6 隧道爆破冲击波噪声 | 第87页 |
5.3.7 冲击波冲量 | 第87-88页 |
5.3.8 冲击波能量逸出系数 | 第88页 |
5.3.9 冲击波超压安全距离 | 第88-8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结论 | 第90-92页 |
不足与展望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7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