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关系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3.1 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.2 银行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.3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.4 二者关系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9-27页 |
2.1 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 | 第19-21页 |
2.1.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1.2 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2 竞争力概念界定 | 第21-23页 |
2.2.1 企业竞争力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2.2 银行业综合竞争力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3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3.1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.2 交易费用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3 企业文化理论 | 第25页 |
2.3.4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| 第27-33页 |
3.1 银行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责与竞争力 | 第27-30页 |
3.1.1 股东责任对竞争力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1.2 供应商责任对竞争力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1.3 政府责任对竞争力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1.4 员工责任对竞争力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1.5 客户责任对竞争力的影响 | 第30页 |
3.2 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| 第30-33页 |
第四章 研究方案设计 | 第33-37页 |
4.1 研究变量设计 | 第33-36页 |
4.1.1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构建 | 第33-34页 |
4.1.2 竞争力指标构建 | 第34-35页 |
4.1.3 控制变量 | 第35-36页 |
4.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| 第36-37页 |
4.2.1 数据来源 | 第36页 |
4.2.2 模型的构建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实证分析 | 第37-47页 |
5.1 因子分析 | 第37-40页 |
5.1.1 现实竞争力因子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1.2 潜在竞争力因子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2 回归模型构建 | 第40页 |
5.3 变量描述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5.3.1 现实竞争力指标描述性统计 | 第40-41页 |
5.3.2 潜在竞争力指标描述性统计 | 第41-43页 |
5.4 回归结果及研究结果 | 第43-47页 |
5.4.1 现实竞争力回归结果 | 第43-44页 |
5.4.2 潜在竞争力回归结果 | 第44页 |
5.4.3 研究结论 | 第44-47页 |
第六章 对策建议 | 第47-53页 |
6.1 明确社会责任的重要地位 | 第47-49页 |
6.1.1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| 第47页 |
6.1.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| 第47-48页 |
6.1.3 合理分配运用资源 | 第48页 |
6.1.4 加大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| 第48-49页 |
6.2 保障社会责任的良好运行 | 第49-50页 |
6.3 构建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 | 第50-53页 |
6.3.1 供应商促动 | 第50页 |
6.3.2 政府监督引导 | 第50页 |
6.3.3 客户推动 | 第50-51页 |
6.3.4 相关组织的促动监督 | 第51页 |
6.3.5 社会舆论引导 | 第51-53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53页 |
7.2 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