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电站负荷控制系统性能模糊评价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性能评价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2 负荷控制系统性能评价的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性能评价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 模糊评价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基于时域指标系统性能模糊评价 | 第15-25页 |
2.1 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 | 第15-17页 |
2.2 负荷控制系统简介 | 第17-18页 |
2.2.1 负荷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| 第17-18页 |
2.2.2 负荷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 | 第18页 |
2.3 负荷控制系统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| 第18-22页 |
2.3.1 评价模型的结构 | 第18-20页 |
2.3.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4 模型仿真验证 | 第22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基于协方差指标系统性能模糊评价 | 第25-39页 |
3.1 基于协方差指标负荷控制系统性能评价 | 第25-30页 |
3.1.1 协方差指标 | 第25-27页 |
3.1.2 隶属函数的确定 | 第27-29页 |
3.1.3 数据预处理 | 第29页 |
3.1.4 负荷控制系统性能模糊评价过程 | 第29-30页 |
3.2 模型仿真验证 | 第30-32页 |
3.3 现场数据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3.1 某 1000MW机组现场数据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.2 某 300MW机组现场数据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4 基准数据寻优 | 第35-38页 |
3.4.1 基于协方差指标的基准数据寻优 | 第35-36页 |
3.4.2 基准数据寻优方法的验证 | 第36-3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系统性能模糊评价软件开发 | 第39-49页 |
4.1 软件开发相关技术 | 第39-41页 |
4.1.1 GUI基本概念 | 第39-40页 |
4.1.2 OPC简介 | 第40-41页 |
4.2 软件需求分析 | 第41页 |
4.3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| 第41-48页 |
4.3.1 软件总体结构 | 第41-42页 |
4.3.2 软件主控平台界面 | 第42页 |
4.3.3 数据采集模块 | 第42-43页 |
4.3.4 系统性能评价模块 | 第43-46页 |
4.3.5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| 第46-47页 |
4.3.6 评价信息查询模块 | 第47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49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