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物理论文

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研究--以“华中师大一附中”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界定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超常儿童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超常教育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第13页
    1.3 问题的提出第13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4-16页
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6-18页
    2.1 多元智能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多元智能理论基本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与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人本主义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现状第17-18页
第三章 国内外高中物理超常教育试验模式第18-24页
    3.1 我国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“奥赛班”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3.2 亚太地区:以新加坡“天才教育计划”为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天才儿童的定义与选拔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天才教育课程计划(物理学科)的实施第21页
    3.3 发达国家和地区:美国超常教育计划—高中物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天才教育运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中物理超常教育目标第22页
    3.4 国内外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培养现状的比较与反思第22-24页
第四章 华师一附中高中物理超常教育培养模式第24-54页
    4.1 培养目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培养物理科学领域出类拔萃的领军人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,开发领导潜能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创造能力第24页
    4.2 高中物理超常生的选拔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“理科实验班”选拔过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物理竞赛组的选拔第25页
    4.3 课程设置第25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础课程第26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拓展课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研究课程第43-44页
    4.4 教学方法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自学指导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教学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运用问题教学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科研项目教学法第48页
    4.5 评价方式第48-50页
    4.6 对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物理奥赛班培养模式的思考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对奥赛班教学的思考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对奥赛班成员的鉴别与选拔的思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奥赛班实施过程的思考第52-54页
第五章 思考与建议第54-57页
    5.1 对我国超常教育的思考第54页
    5.2 对超常教育的一些建议第54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59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第59-60页
附录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肃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的创富效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