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建筑设计与施工手册》英汉翻译实践报告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. 翻译任务描述 | 第9-12页 |
1.1 任务背景 | 第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1.3 任务简介 | 第10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2. 翻译任务过程 | 第12-17页 |
2.1 译前准备 | 第12-14页 |
2.1.1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| 第12-13页 |
2.1.2 翻译策略的选择 | 第13页 |
2.1.3 翻译计划的制定 | 第13页 |
2.1.4 翻译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 | 第13-14页 |
2.2 译中处理 | 第14-15页 |
2.2.1 意义的引申和具体化 | 第14页 |
2.2.2 省略、增补与替代 | 第14-15页 |
2.2.3 句群的整合和拆分 | 第15页 |
2.2.4 人称、语气、情感效应 | 第15页 |
2.3 译后事项 | 第15-17页 |
2.3.1 自行校订 | 第15-16页 |
2.3.2 请建筑专业的师生试校 | 第16-17页 |
3. 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3.1 目的论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3.1.1 目的法则 | 第17-18页 |
3.1.2 连贯法则 | 第18页 |
3.1.3 忠实法则 | 第18-19页 |
3.2 目的论在科技文献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4. 翻译案例分析 | 第21-34页 |
4.1 建筑类科技文本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4.2 翻译实践遇到的问题类型及解决过程 | 第22-34页 |
4.2.1 词汇层面 | 第22-26页 |
4.2.1.1 专有名词的翻译 | 第22-23页 |
4.2.1.2 专业词汇的翻译 | 第23-26页 |
4.2.2 句法层面 | 第26-34页 |
4.2.2.1 语态层面 | 第26-28页 |
4.2.2.2 时态层面 | 第28-34页 |
5. 翻译实践报告总结 | 第34-36页 |
5.1 译前准备、译后审读和客户评价的重要性 | 第34-35页 |
5.2 笔者对翻译的认识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附录 | 第38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