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11-19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(二)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(三)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一、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悲剧性作品概念阐释 | 第19-25页 |
(一)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(二)悲剧性作品 | 第22-25页 |
二、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分类及教育价值 | 第25-31页 |
(一)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分类 | 第25-29页 |
(二)悲剧性作品的教育价值 | 第29-31页 |
三、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进行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必要性 | 第31-34页 |
(一)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| 第31页 |
(二)语文教育的本质决定 | 第31-32页 |
(三)教材编排的特点决定 | 第32-33页 |
(四)高考题目的类型决定 | 第33-34页 |
四、高中语文悲剧性作品教学现状 | 第34-38页 |
(一)学生层面 | 第34-35页 |
(二)教师层面 | 第35-38页 |
五、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进行悲剧性作品教学的策略 | 第38-57页 |
(一)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进行悲剧性作品教学 | 第38-44页 |
1.从悲剧性作品的主题和题材角度进行平行研究 | 第38-39页 |
2.从悲剧性作品的写作手法角度进行平行研究 | 第39-41页 |
3.从悲剧性作品的典型人物形象分析进行平行研究 | 第41-42页 |
4.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进行《孔雀东南飞》的教学 | 第42-44页 |
(二)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进行悲剧性作品教学 | 第44-51页 |
1.从悲剧性作品的关联性进行影响研究 | 第45-46页 |
2.从悲剧性作品的传播方式进行影响研究 | 第46-47页 |
3.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进行《雷雨》的教学 | 第47-51页 |
(三)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进行悲剧性作品教学 | 第51-57页 |
1.从宗教角度进行悲剧性作品的跨学科研究 | 第51-52页 |
2.从艺术角度进行悲剧性作品的跨学科研究 | 第52-54页 |
3.从哲学角度进行悲剧性作品的跨学科研究 | 第54页 |
4.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进行《祝福》的教学 | 第54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