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.1 国际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内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理念 | 第12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5页 |
2.1 J.C斯穆茨的整体论 | 第13页 |
2.2 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3 涂尔干的社会本位论 | 第14-15页 |
第3章 科学教育理念的界定 | 第15-18页 |
3.1 知识的融合统一 | 第15页 |
3.2 过程的实践探究 | 第15-16页 |
3.3 理论与应用的相映衬 | 第16-18页 |
第4章 科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顺应性 | 第18-21页 |
4.1 化学学科自身蕴含的科学性 | 第18页 |
4.2 高考化学命题折射的理念变化 | 第18-19页 |
4.3 社会发展中适者生存的时代潮流 | 第19-21页 |
第5章 科学教育理念融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| 第21-32页 |
5.1 学生的非结构式访谈 | 第21-23页 |
5.1.1 访谈实录 | 第21-22页 |
5.1.2 访谈结果分析 | 第22-23页 |
5.2 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制定 | 第23-24页 |
5.2.1 建立学科间的联接 | 第23页 |
5.2.2 创设实验的开放性 | 第23-24页 |
5.2.3 传递知识的真实性 | 第24页 |
5.3 教学实践研究 | 第24-29页 |
5.3.1 问卷的编制及统计界定 | 第24-25页 |
5.3.2 实践时间的选定及前测问卷的发放 | 第25页 |
5.3.3 问卷的信度及结构效度分析 | 第25-26页 |
5.3.4 教学策略的实施 | 第26-29页 |
5.4 前、后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29-32页 |
5.4.1 前测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9页 |
5.4.2 后测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9-30页 |
5.4.3 教学效果分析比较 | 第30-32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32-35页 |
6.1 研究的启示 | 第32-33页 |
6.1.1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正确理念的生成 | 第32页 |
6.1.2 教学中要注重学科知识间的相联接 | 第32页 |
6.1.3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融入、积累、升华“知识” | 第32-33页 |
6.2 研究的不足 | 第33页 |
6.3 研究的展望 | 第33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附录 | 第37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