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台湾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教科书练习系统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8页
 第一节 研究缘起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第三节 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第四节 研究方法第15-18页
  一、 文献法第15页
  二、 比较研究法第15-16页
  三、 定量分析法第16-18页
第二章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梳理第18-26页
 第一节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概述第18-21页
  一、 语文教材与语文教科书第18-19页
  二、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第19页
  三、 练习系统第19-21页
 第二节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的“应用练习”梳理第21-26页
  一、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的分布情况第21页
  二、 “应用练习”梳理第21-26页
第三章 练习系统认知过程类型分析第26-38页
 第一节 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26-29页
  一、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26-27页
  二、 认知类型及其具体内涵第27-29页
 第二节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的认知类型考察第29-33页
 第三节 认知类型的分布特点第33-38页
第四章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的阅读能力维度分析第38-56页
 第一节 “阅读能力”研究综述第38-39页
 第二节 阅读能力的六要素第39-41页
  一、 认读能力第39-40页
  二、 理解能力第40页
  三、 评价能力第40页
  四、 吸收能力第40-41页
  五、 自学能力第41页
  六、 情意因素第41页
 第三节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的阅读能力分析第41-51页
 第四节 自学能力和情意因素分析第51-56页
  一、 自学能力第51-53页
  二、 情意因素第53-56页
第五章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的特点及启示第56-64页
 第一节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练习系统的特点第56-59页
  一、 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第56页
  二、 注重理解能力的培养第56-57页
  三、 内容丰富有趣,贴近学生心理第57-58页
  四、 形式灵活多样第58-59页
 第二节 对大陆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编写的启示第59-64页
  一、 形式多样化第60-61页
  二、 内容贴近生活,生动有趣第61页
  三、 认知维度分布均衡,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第61-62页
  四、 把握质和量的关系第62-64页
结语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8页
附录 1 台湾初中语文教科书总目录(康轩文教事业版)第68-74页
附录 2 康轩版《初中国文》“应用练习”内容表格第74-82页
致谢第82-84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美(加州)初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比较研究
下一篇:大陆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