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·研究现状述评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论文创新第15-16页
第2章 中国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第16-32页
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第16-19页
     ·“中国和平崛起”的提出第16-17页
     ·“中国和平崛起”的内涵第17页
  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第18-19页
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的效应第19-25页
  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效应第19-22页
   (1)改变国际秩序——话语权与责任第19-20页
   (2)重塑大国关系——崛起与反崛起的困境第20-21页
   (3)影响周边外交——邻国关系面临更多挑战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内效应第22-25页
   (1)民众政治诉求增多 政治体制改革难度加大第22-23页
   (2)社会财富增加 社会矛盾叠加第23-24页
   (3)信息传播加快 生活方式改变第24-25页
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第25-32页
  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涵义与特征第25-29页
   (1)革命年代与建设时期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区别第25-26页
   (2)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涵义第26-27页
   (3)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特征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的新要求第29-32页
   (1)复杂国际形势要求青年学生爱国应具有国家安全战略意识第29-30页
   (2)中国梦的实现要求青年学生爱国应具有坚强的民族凝聚力 22第30页
   (3)和平发展之路要求青年学生爱国应具有理性爱国能力第30-32页
第3章 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现状调查第32-51页
   ·社会调查的方法和程序第32-34页
     ·调查问卷和结构式访谈表设计程序与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调查对象的界定及调查地点的选取第33页
     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现状分析第34-44页
     ·青年学生爱国总体状况第34-40页
   (1)爱国情感第34-37页
   (2)爱国思想第37-39页
   (3)爱国行为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青年学生理性爱国状况第40-42页
     ·青年学生爱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第42-44页
   (1)爱国情感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2页
   (2)爱国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2-43页
   (3)爱国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3-44页
   ·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 ·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状况第44-47页
     ·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-51页
   (1)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第47-48页
   (2)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待丰富第48-49页
   (3)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过于单一第49页
   (4)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需要扩展第49-51页
第4章 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第51-71页
   ·丰富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第51-58页
     ·加强中国精神教育 强化民族复兴意志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深化社会转型期国情教育 提升国内政策的认同度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拓展当前国际形势教育 形成外交政策的统一认知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加强国家安全观教育 培养国家安全战略意识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加强理性爱国引导 提升爱国智慧和能力第56-58页
   ·综合运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第58-64页
     ·坚持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坚持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注重典型形象与教师示范相结合第63-64页
   ·拓展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途径第64-71页
     ·提高“思政课”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充分发掘一般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有效开展校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第67-68页
     ·积极开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紧抓当前重大事件引发爱国主义运动的新契机第69-71页
结论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附录A第76-78页
附录B第78-79页
附录C第79-80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实证的湖北省社会信用建设研究
下一篇:黄石地区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