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废名的学术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引言 | 第12-22页 |
第一章 新诗研究 | 第22-56页 |
一、《谈新诗》及其他 | 第22-24页 |
二、关于新诗本质的想象 | 第24-28页 |
三、构建新诗理论的五个维度 | 第28-48页 |
四、意义和影响 | 第48-56页 |
第二章 佛学研究 | 第56-83页 |
一、"述作论之故" | 第56-59页 |
二、世界:"心"、"有"、"理" | 第59-68页 |
三、反思进化论 | 第68-77页 |
四、回应与预评 | 第77-83页 |
第三章 《诗经》研究 | 第83-94页 |
一、关于《古代的人民文艺——<诗经>讲稿》 | 第83-85页 |
二、生活·诗·经验 | 第85-89页 |
三、取精用弘,新意迭出 | 第89-94页 |
第四章 鲁迅研究 | 第94-128页 |
一、从废名与鲁迅的关系说起 | 第94-102页 |
二、两部鲁迅研究专著的命运 | 第102-105页 |
三、共名时代的个性话语 | 第105-123页 |
四、一场没有结果的争鸣 | 第123-128页 |
第五章 杜甫研究 | 第128-156页 |
一、从《杜诗讲稿》到《杜甫诗论》 | 第128-130页 |
二、研究杜甫的内在动因 | 第130-134页 |
三、杜甫研究面面观 | 第134-150页 |
四、批评或批判 | 第150-156页 |
结语 | 第156-16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63-168页 |
附录:陈建军2005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一览 | 第168-171页 |
后记 | 第1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