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发动机论文--往复式发动机论文--部件、零件论文--配气机构论文

排气消声器消声特性仿真分析与排气噪声声音品质设计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30页
   ·研究车辆排气噪声的意义第9-11页
   ·排气消声器设计理论简述第11-16页
     ·消声器的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消声器性能评价指标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消声器设计理论的发展状况第13-16页
   ·消声器仿真计算方法概述第16-24页
     ·离散化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消声器的仿真计算方法第19-23页
     ·仿真计算的一般求解过程第23-24页
   ·国内外声品质设计理论研究进展第24-28页
     ·声音品质的描述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声音品质的主观评价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以改善声音品质为目的的产品开发与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进行声品质设计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·本论文所做的工作及意义第28-30页
第二章 排气消声器消声特性仿真计算第30-49页
   ·消声器传递损失仿真计算第30-44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法第30-35页
     ·消声器CFD仿真计算第35-43页
     ·流速影响下的传递损失第43-44页
   ·消声器插入损失仿真计算第44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9页
第三章 排气噪声声音品质研究第49-87页
   ·心理声学基本理论第49-59页
     ·人耳的听觉特性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掩蔽效应第51-53页
     ·临界频带和激励第53-59页
   ·心理声学参数第59-70页
     ·响度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尖锐度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波动度和粗糙度第64-66页
     ·脉冲性第66-67页
     ·音调第67-68页
     ·音质度第68页
     ·音色第68-69页
     ·主观持续时间第69页
     ·优先语音干扰级第69页
     ·峭度和偏度第69-70页
   ·主观评价方法第70-72页
   ·排气噪声的主观评价第72-85页
     ·噪声样本的选取第72-77页
     ·评审团测试第77页
     ·主观评价结果第77-8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5-87页
第四章 声音品质评价模型第87-113页
   ·稳态排气噪声主观评价第87-94页
     ·稳态噪声样本的选取第87-89页
     ·测试者的选择第89-92页
     ·成对比较法测试结果第92-94页
   ·主观评价结果和心理声学客观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第94-97页
   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97-100页
   ·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100-108页
   ·客观参数对主观评价影响的深入分析第108-11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2-113页
第五章 排气噪声声音品质设计第113-140页
   ·排气噪声声音品质的仿真计算第113-115页
   ·消声器结构参数和排气噪声声品质间的关系第115-131页
     ·扩张腔结构参数的影响第115-120页
     ·尾管长度的影响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·插入管长度的影响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·轴线相对位置的影响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·扩张腔内部分隔的影响第129-131页
   ·通过消声器结构优化实现排气噪声声音品质设计第131-139页
     ·优化前排气噪声频谱及声音品质分析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·消声器的内部结构优化第133-137页
     ·排气噪声声音品质设计方案第137-1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9-140页
第六章 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第140-148页
   ·排气噪声声音品质主观评价实验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·噪声样本的采集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·评审团测试第141-142页
   ·排气消声器声学特性实验第142-147页
     ·传递损失测定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·插入损失测定第145-1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7-148页
第七章 总结与展望第148-151页
参考文献第151-158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58-159页
致谢第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供水系统脆弱性分析及风险评价系统方法研究--以地震灾害为例
下一篇:人—车—路环境下电动自行车动态性能与碰撞安全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