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4页 |
| 一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方法 | 第8页 |
| (一)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| (二) 研究的意义 | 第8页 |
| (三)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8页 |
| 二 形声字的界定 | 第8-9页 |
| 三 本专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| 第9-14页 |
| (一) 清代以前学者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| (二) 清代学者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(三) 清代以后学者的研究 | 第11-14页 |
| 第一章 《说文》丞部、侵部、谈部形声字声符功能及所含字族考 | 第14-56页 |
| 第一节 有关问题说明 | 第14-15页 |
| 一、许慎将非形声字误作形声字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将非声符误认为形声字的声符 | 第15页 |
| 第二节 形声字及声符功能考 | 第15-56页 |
| 一、丞部字考 | 第15-22页 |
| 二、侵部字考 | 第22-45页 |
| 三、谈部字考 | 第45-56页 |
| 第二章 形声字声符功能及字族成因分析 | 第56-64页 |
| 第一节 形声字声符的表义功能 | 第56-61页 |
| 一、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与声符表义功能 | 第56页 |
| 二、汉字对汉语的适应性与声符表义功能 | 第56-57页 |
| 三、词义引申和文字孳乳、假借是字族产生的推动力 | 第57-60页 |
| 四、关于形符和声符直接组合的形声字之声符表义问题 | 第60-61页 |
| 第二节 形声字声符的示音功能 | 第61-64页 |
| 一、在表意字上加注声符产生的形声字声符不表义 | 第61页 |
| 二、形符和声符直接组合产生的形声字多数声符不表义 | 第61页 |
| 三、形体讹变造成的形声字声符不表义 | 第61-64页 |
| 结论 | 第64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70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