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·论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| 第12-17页 |
·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萌芽阶段 | 第12页 |
·发展阶段 | 第12-13页 |
·成长阶段 | 第13页 |
·成熟阶段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出口赊销项下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信用风险管理经典模型简介 | 第15-17页 |
·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经典模型 | 第15-16页 |
·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经典模型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M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成因,表现形式及管理现状 | 第17-32页 |
·M企业出口赊销贸易的概况和主要特点 | 第17-19页 |
·M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,成因及影响 | 第19-27页 |
·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 | 第20页 |
·信用风险的成因 | 第20-26页 |
·信用风险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M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7-32页 |
·母公司赊销业务模式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美国子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9-30页 |
·泰国办事处模式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M企业赊销贸易项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| 第32-62页 |
·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| 第32-33页 |
·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 | 第32-33页 |
·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 | 第33页 |
·基于"3+1"模式下M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及转移主体模式方案设计及实施 | 第33-59页 |
·选用"3+1"模式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信用部门设置 | 第35-39页 |
·事前管理:内部业务流程管理与客户资信评估 | 第39-45页 |
·中期债权保障与风险转移机制 | 第45-51页 |
·后期应收账款管理与追收机制 | 第51-59页 |
·基于"3+1"模式下美国子公司赊销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案 | 第59-61页 |
·事前资信调查与评估 | 第60页 |
·事中债权保障 | 第60页 |
·事后应收账款管理阶段 | 第60-61页 |
·基于"3+1"模式下泰国办事处赊销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案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