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·缘起及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| ·主要内容及论文架构 | 第10-11页 |
| 2 民歌与原生态民歌概念的界定 | 第11-21页 |
| ·民歌概念界定 | 第11-15页 |
| ·民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位置 | 第11-12页 |
| ·民歌概念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民歌概念的划分 | 第13-15页 |
| ·原生态民歌概念界定 | 第15-19页 |
| ·“原生态民歌”概念的产生 | 第15-16页 |
| ·原生态民歌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| ·原生态民歌概念的外延划分 | 第17-19页 |
| ·“ 原生态民歌”与“原生民歌”概念的辨析 | 第19-21页 |
| 3 原生态民歌活动的传播学意义 | 第21-35页 |
| ·音乐传播与原生态民歌活动的关系 | 第21-27页 |
| ·传播与音乐传播 | 第21-25页 |
| ·原生态民歌活动与音乐传播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| ·音乐传播中的原生态民歌传播媒介 | 第27-32页 |
| ·传播媒介 | 第27-29页 |
| ·传播发展史中的原生态民歌传播媒介 | 第29-32页 |
| ·原生态民歌活动的传播模式 | 第32-35页 |
| 4 音乐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原生民歌大赛 | 第35-59页 |
| ·中国原生民歌大赛之概述 | 第35-41页 |
| ·大赛的筹备及发展 | 第35-36页 |
| ·组织机构 | 第36-39页 |
| ·参赛选手及资格审定 | 第39-40页 |
| ·比赛程序及奖项设置 | 第40-41页 |
| ·赛程之外的衍生活动 | 第41页 |
| ·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的传播效果分析 | 第41-56页 |
| ·影响力的产生——传播主体群 | 第42-52页 |
| ·宣传与推广——传播媒介的选择 | 第52-54页 |
| ·最终的目的——受众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原生态民歌活动与原生态民歌传承之关系的思考和启发 | 第56-59页 |
| ·传承的实现重在观念的养成 | 第56-57页 |
| ·全国性传播与区域性传播相结合 | 第57页 |
| ·固守内在遗传基因,放手外在成长方式 | 第57-58页 |
| ·以传带承让民歌活在生活之中 | 第58-59页 |
| 结语 | 第59-61页 |
| 附录 | 第61-72页 |
| 附录1:全国设立有音乐专业的院校及研究所不完全统计表 | 第61-63页 |
| 附录2:影像记录下的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 | 第63-68页 |
| 附录3: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获奖选手名单 | 第68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6-77页 |
| 后记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