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对音乐纳入高考的呼唤 | 第8-11页 |
1. 音乐的功能及其价值 | 第8-10页 |
(1) 音乐的审美功能 | 第8-9页 |
(2) 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| 第9页 |
(3) 音乐的认知功能 | 第9页 |
(4) 音乐的娱乐功能 | 第9-10页 |
2.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的必要性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山东高考改革背景、改革理念及3+X+1模式 | 第11-13页 |
1.山东高考改革背景 | 第11页 |
2.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| 第11-12页 |
3.山东高考3+X+1模式 | 第12-13页 |
第三章 将音乐纳入“基本能力“考试内容的分析 | 第13-19页 |
1.音乐试题的合理性 | 第13-17页 |
(1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注重对音乐基础性知识的考查 | 第13-14页 |
(2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注重学科间综合性知识的考查 | 第14-15页 |
(3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| 第15页 |
(4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能够正确指引学校开足课程 | 第15页 |
(5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性 | 第15-16页 |
(6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强调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 | 第16页 |
(7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突出了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及其社会实践的能力 | 第16页 |
(8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从音乐试题的选题角度看,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 | 第16-17页 |
(9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,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| 第17页 |
2.音乐试题的不足 | 第17-19页 |
(1) 音乐试题涉及音乐知识面狭窄 | 第17页 |
(2) 音乐试题考查形式违背了音乐的认知规律,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| 第17-18页 |
(3) 考卷中涉及的国外音乐考题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考题的数量差异大 | 第18-19页 |
第四章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的社会反响及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影响 | 第19-28页 |
1.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的社会反响 | 第19-21页 |
2.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影响 | 第21-28页 |
(1) 实施新课改的前提:音乐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| 第22-23页 |
(2) 实施新课改的关键:结合新课标,优化音乐教学方法 | 第23-25页 |
(3) 实施新课改的保障:教师素养的提高 | 第25页 |
(4) 实施新课改的保证: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| 第25-28页 |
第五章 音乐纳入高考——路在何方 | 第28-34页 |
1.对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的探讨 | 第28-33页 |
(1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是否有利于高考模式的平稳发展 | 第28-29页 |
(2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是否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| 第29-30页 |
(3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是否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| 第30页 |
(4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性和有效性 | 第30-31页 |
(5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是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| 第31-32页 |
(6) 音乐作为“基本能力”内容纳入高考是否发挥了“指挥棒”的作用 | 第32-33页 |
2.高考模式改革的趋势——重新变回“3+综合” | 第33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