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《罗浮旅游指南——波士顿》(节选)翻译任务描述 | 第11-13页 |
1.1 原作者简介 | 第11页 |
1.2 原作内容简介 | 第11页 |
1.3 原作语言特征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《罗浮旅游指南——波士顿》(节选)翻译任务过程 | 第13-17页 |
2.1 译前准备 | 第13-15页 |
2.1.1 翻译过程计划 | 第13-14页 |
2.1.2 本翻译实践可用翻译工具 | 第14页 |
2.1.3 英汉旅游指南文本特征比较 | 第14-15页 |
2.2 翻译实施 | 第15-16页 |
2.2.1 文本初译 | 第15页 |
2.2.2 译文修改 | 第15页 |
2.2.3 译文定稿 | 第15-16页 |
2.3 译后反思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《罗浮旅游指南——波士顿》(节选)翻译行为研究 | 第17-20页 |
3.1 目的论简述 | 第17-19页 |
3.1.1 目的原则 | 第17-18页 |
3.1.2 连贯原则 | 第18页 |
3.1.3 忠实原则 | 第18-19页 |
3.2 目的论在《罗浮旅游指南——波士顿》(节选)翻译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3.2.1 在翻译原则上的体现 | 第19页 |
3.2.2 在翻译方法上的体现 | 第19-20页 |
第四章 《罗浮旅游指南——波士顿》(节选)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| 第20-44页 |
4.1 目的论指导下词汇的翻译 | 第20-27页 |
4.1.1 地点与景点名称的翻译 | 第20-22页 |
4.1.2 描述性很强的词语的翻译 | 第22-24页 |
4.1.3 特定文化含义词语的翻译 | 第24-27页 |
4.2 目的论指导下句子的翻译 | 第27-37页 |
4.2.1 被动句的翻译 | 第27-31页 |
4.2.2 长句的翻译 | 第31-37页 |
4.3 目的论指导下语篇的处理 | 第37-44页 |
4.3.1 语篇的衔接 | 第37-39页 |
4.3.2 语篇信息功能的体现 | 第39-44页 |
总结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48-49页 |
附录 | 第49-100页 |
附录1 译文 | 第49-74页 |
附录2 原文 | 第74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