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超然的音乐 哲理的构思”--艾夫斯《康科德奏鸣曲》和声技法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艾夫斯与《康科德奏鸣曲》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艾夫斯生平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艾夫斯音乐创作及其音乐思想 | 第10-12页 |
(一) 音乐创作 | 第10-11页 |
(二) 音乐思想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《康科德奏鸣曲》 | 第12-16页 |
(一) "爱默生"乐章 | 第13页 |
(二) "霍桑"乐章 | 第13-14页 |
(三) "阿尔科特"乐章 | 第14-15页 |
(四) "梭罗"乐章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调式调性的艺术特色 | 第16-31页 |
第一节 调式的多样性 | 第16-24页 |
(一) 全音阶 | 第16-20页 |
(二) 半音阶 | 第20-21页 |
(三) 综合调式 | 第21-24页 |
第二节 调性的艺术处理 | 第24-31页 |
(一) 调中心的"回避" | 第24-25页 |
(二) 调中心的"潜伏" | 第25-29页 |
(三) 多调性的使用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和弦形态的艺术应用 | 第31-44页 |
第一节 三度叠置和弦的拓展应用 | 第31-37页 |
(一) 高叠和弦 | 第31-32页 |
(二) 复合和弦 | 第32-35页 |
(三) 综合和弦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"音程"和弦的创新应用 | 第37-44页 |
(一) 二度和弦 | 第37-38页 |
(二) 摩天和弦 | 第38-40页 |
(三) 四、五度和弦 | 第40-41页 |
(四) 全音和弦 | 第41-42页 |
(五) 混合音程和弦 | 第42-43页 |
(六) 镜像对称和弦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和声进行的艺术特征 | 第44-54页 |
第一节 和声线性化 | 第44-48页 |
(一) 平行进行 | 第44-46页 |
(二) 调式和声的线性呈示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终止式的艺术处理 | 第48-50页 |
第三节 音程化的艺术处理 | 第50-51页 |
第四节 半音中音关系 | 第51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